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时政>>2014两会专题>>海外网记者在两会>>王平>> 正文
2014年03月12日14:34|来源:海外网|字号:
前两天,在广东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钟南山直斥,领导在场时,一些代表10分钟的发言,8分钟用来对报告、对自己歌功颂德,“我感觉这样的气氛不太好”。
“人大代表比较不敢说,多采访政协委员吧!”常跑两会的同行给我这样的忠告。上会后发现,这种情况确实存在。诚然也有像钟南山这样以直言无忌著称的代表,但总体而言,代表们无论在讨论会上还是接受采访时,都显得相对谨慎拘束,有时说话偏向空和假。
为什么会这样?相信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协委员多是民主党派、各界人士,而许多人大代表身具公职,作为政府工作人员,说起问题来就前怕狼后怕虎,怕自揭其短,怕得罪上级,怕被错误解读,怕影响前途,总之怕说错话自找麻烦。
每个代表都有多重身份。但是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他就应该公而忘私,忘掉其他身份。代表的职责,就是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们必须直面中国的难处和痛点,而不是讳疾忌医、粉饰太平甚至歌功颂德。
现实问题是,公职代表说话“太实在”会不会给自己留下后遗症?这就需要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制度应该鼓励人大代表说实话、谈问题,而惩罚空话和假话。同时,应保障代表们在畅所欲言之后不会遭到“秋后算账”。
会风已经朝好的方向转变。人大第一场记者会,发言人傅莹谈信访、谈贿选、谈污染、谈和平崛起国家战略,都回答得相当实在,没用外交辞令对付,就是一个坦率的开端。公共关系学理论说,越是遮盖问题,外界越多猜测,开诚布公才是最好的策略。人大代表有一说一,不仅为杜绝舆论猜疑,更是从根本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
中央多次表态,改革攻坚必须壮士断腕。手中了蛇毒,壮士才不得不断腕。人大代表如果身在政府机关,则既是医生,又要自医,自我诊断之余,还得挥刀自斩,的确需要勇气和决心。在中央领导人已做出表率日趋开诚布公的当下,期待代表委员们拿出更好的表现。(记者王平)
(责编:姚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