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26日17:11 來源:法制日報 手機看新聞
運動員傷害頻發政府包攬力不從心
業界呼吁加速推動商業保險走入體育界
前不久的倫敦奧運會上,劉翔摔傷了,被送進醫院﹔羽毛球女單銅牌爭奪戰中,汪鑫不慎滑倒、傷及左膝,隻得退出比賽……運動員傷病之情歷歷在目。
記者從達信(中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9月25日舉辦的座談會上了解到,我國目前有專業運動員3萬人,今年上半年有480人發生不同程度的傷害,每年有三四個人會在運動場上猝死或完全失去生活能力,但是,在所有的救濟手段中,在一些國家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商業保險,在我國卻是一片空白。為運動員患傷病能及時得到醫治解除其后顧之憂,也為中國體育事業的長遠發展,亟需有關部門有所作為,亟需商業保險給力。
據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基金管理中心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周旺成主任介紹,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曾經嘗試過對運動員傷害進行商業保險,並找到兩家保險公司,但是實踐的效果卻不理想。主要問題是保險公司理賠不到位、效率低、條款設計不合理致理賠難,運動員投保積極性不高。因此嘗試了兩年,商業保險就完全退出了運動員保險領域。
目前,針對運動員傷害的救濟手段,所採用的是運動員互助保險模式,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基金管理中心管理補償資金。補償資金由運動員繳納和財政撥款兩部分組成。運動員繳納的數額不足總資金的三分之一,其余的資金由運動員所在單位通過財政撥款繳納。這筆財政撥款每年約有400萬元。將運動員所遭受的傷害風險分為11個等級,運動員猝死屬於一級,管理中心付20萬元,除死亡之外,到底屬於哪一級,都要組織醫療等多方面專家會商確定,最小的是十一級,運動員會得到1000元補助。除此之外,運動員作為事業單位人員,享有社保和醫保。
周旺成說,這種模式有很多弊端。最大的問題是政府包攬一切,僅專門確定傷害級別一項,就耗費大量人力,也給事業單位帶來資金壓力,而且不利於培養運動員的商業保險意識,認為出了事有國家管,但是,補償資金畢竟是有限的,難以滿足運動員對傷害治療休養的需要。
相比國內現有模式的不足,國外運動員傷害治療休養卻是由商業保險來擔當重任的。據達信(北京)保險經紀公司助理副總裁楊威介紹,許多國家專門有運動員傷害保險產品。國外很多俱樂部會與明星運動員或未來明星運動員簽訂合同,為其購買傷殘保險,有的運動員的傷害、薪酬等等,俱樂部完全擔保,有的運動員是部分擔保或無擔保。俱樂部為運動員買的傷害保險也是各種各樣,有臨時全殘保險,有生命保險,或者是意外身故保險,根據具體情形有不同保險,這些保險專門是適用於運動員的。比如投保臨時性全殘,在運動員受傷或者遭受疾病的特殊時期,保險公司要按月支付醫療費用,保障意外傷害引起的緊急醫療費用,保障私人醫療護理費等。例如,最近俄羅斯大陸冰球聯盟的冠軍球隊在飛機失事事故中有43人不幸身亡,整隻球隊發生意外身故風險,保險公司就付出了巨額賠償金。
楊威說,商業保險發揮的作用遠不只是運動員傷害。比如國外有的保險公司設計了專門針對俱樂部收益的保險產品,如專門針對教練的、專門針對運動員轉會費的等,而且國外企業也常把對運動員的贊助交由保險公司辦理。對運動員、對企業、對保險公司都有好處。他坦言,中國目前在運動員保險方面與國外相比有很大差距。
有專家建議,我國目前最急需的是,保險公司要設計出專門針對運動員傷害的商業保險產品。為此,保險管理部門、保險公司以及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應積極推動,使商業保險早日走進體育界,使運動員傷害治療休養擺脫基本由國家負擔的局面。(記者 周芬棉)
(來源:法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