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王安憶的“清音異聲”

2012年09月28日10:51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近日,在2012年復旦大學研究生院畢業典禮上,作家王安憶即席演講,她沒有勵志的豪言壯語,沒有成功學的說教,也沒有“賺不了4000萬別回來見我”的激將法,而是對畢業生提出“三勸”:首先,我勸你們不要盡想著有用,而更多地想些無用的價值﹔其次,我勸你們不要過於追求效率﹔第三,我勸你們不要急於加入競爭。(見《新京報》8月8日)

這“三勸”,乍一聽,似乎有些脫離實際、“離經叛道”,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迂闊之論,細思卻很有道理,是針對當前甚囂塵上愈演愈烈的浮躁風氣、功利世界發出的“清音異聲”,既有振聾發聵之功,又具抨擊時弊之效。

先說“不要盡想著有用”。培養有用人才,學習有用知識,培訓有用技能,發明有用產品,創造有用財富等,都無可非議,這裡反對的是“盡想著有用”,一切唯“有用”是圖,放棄所有“沒用”的東西。因為生活中如果一味追求有用,舍棄無用,會讓生活質地單一而堅硬,且容易使人急功近利、趨炎附勢,成為追求利益的機器。而如果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隻剩下是否“有用”的考量與算計,做事除了賺錢生利,別的都因“沒用”而棄之如敝屣,那樣的社會將如荒漠一樣可怕,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栗。因而,時不時做些“沒用”的事,讀些“沒用”的書,說些“沒用”的話,交些“沒用”的朋友,雖無利可圖,但會使我們的心溫暖起來。

再說“不要過於追求效率”。效率,指最有效地使用社會資源以滿足人類的願望和需要,追求效率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杠杆。但凡事過猶不及,“過於追求效率”,不僅會縮短或忽視過程,會影響我們對自己存在價值的判斷,而且,還會帶來急於求成,欲速則不達等一系列問題。畢竟,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積累過程,都需要遵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由量變到質變規律,無視規律的效率往往適得其反。譬如,為了追求學術研究效率,居然剽竊抄襲,學術造假﹔為了追求仕途進步效率,不惜跑官買官,投機鑽營﹔為了追求財富積累效率,瘋狂貪污受賄,坑蒙拐騙﹔為了追求出名效率,一夜走紅,拼命炒作自己,獻身“潛規則”……這些折騰換來的其實都是假效率、偽效率,下場一般都不妙。

再說“不要急於加入競爭”。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競爭是永恆的,競爭是社會前進的動力,但人生的競爭是跑馬拉鬆,而不是百米賽,關鍵要看后勁、韌勁、長勁,先起跑未必先到終點,前程快未必能始終領先,反倒是那些后來居上者往往能大放異彩。“不急於競爭”還有一層意思是,不必事事競爭,處處競爭,大小事都爭,而要有所不為后可以有為,斤斤計較的人是不會有大出息的。而“急於加入競爭”,過於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則會因為一個階段的勝負而限制了視野和追求,會犧牲自己的價值追求,遷就“成王敗寇”的邏輯,在競爭中迷失自我,甚至誤入歧途。“急於加入競爭”還容易誘發人們不擇手段,爾虞我詐,以鄰為壑,鉤心斗角,破壞公平競爭環境,陷入惡性競爭泥淖,帶來兩敗俱傷后果。

王安憶的“三勸”,系經驗之談與哲學思考,未必是普遍真理,但確能發人深思,給人啟迪,使我們在一片浮躁的社會裡保持適度的清醒與矜持。

(責編:夏麗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