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29日11:00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馮其庸(肖像)羅雪村繪
馮其庸先生是民族學術傳統和精神的繼承者,他的學術人生投射出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自強不息與剛健挺拔。馮其庸先生,也是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學者,在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鮮明的時代特色。他用朴實的學術研究和深邃的哲學思考,忠實而又愛憎分明地記錄了波瀾壯闊的文化歷史,抒發了壯懷激烈的崇高情懷。
醉心學術
出身貧寒的馮其庸先生,自小就深知人生勤奮耕耘的重要,不論是作為耕牧之童,還是躋身學術之伍,都將勤奮的品格保持了一生。
他兼濟文獻、文學、紅學、書法、攝影、繪畫、考古、戲曲等等,遠遠超出了常人的余限,卓然一代文史書畫大家。原因何在?翻開馮先生很多的文集自述,可知他很多著述是夜以繼日寫成的,有的甚至是在旅途中構思動筆的,他的詩畫則多在學術研究的間隙創作。因為與馮先生同處一個單位,我常常去看望他。有一次,馮先生生病住院,我走進病房時,他正躺在病床上休息,身體因為病痛不能動彈,可手裡依然握著一本書,潛心閱讀。如今,已經90高齡的馮先生,仍然筆耕不輟,新作迭出,重新補充、編校的《瓜飯樓叢稿》(35卷)最近就剛剛由青島出版社隆重發行。可以說沒有刻苦自立的精神,沒有堅韌不拔的毅力,沒有勤奮追求的品格,要想完成1700萬字的《瓜飯樓叢稿》是不可想象的。
馮先生講:“昔日之我即今日之我也,昔日之牧童耕夫,今日之學界野馬微塵,皆一也。”如果沒有如此從容自下、虛懷若谷的情懷,揚鞭奮蹄的精神,何以成為今天的學術大家?
求真問美
馮其庸先生學術人生的另一特色是求真問美。馮老從學六十余年,逾一甲子,是什麼信仰支撐了他一以貫之、持之以恆的探索精神?
1963年,他在故宮文華殿看到《五慶堂重修遼東曹氏宗譜》,一面之緣后便一直記挂於心。后來一個偶然的機緣,他見到了《五慶堂老譜》的抄本,便一路追蹤查找,從而得到一大批文獻資料,豐富了紅學研究的史料基礎。為驗証曹雪芹的祖籍,他四次前往遼陽,並在河北淶水縣張坊鎮沈家庵村找到了五慶堂的曹家大墳。他說:“真實的史料往往經得起任何細節的驗証。”
我們瀏覽馮老的文集常常能感覺到,有一種精神氣質躍然紙上,這就是他對真理的熱愛,對藝術美的沉醉。通觀馮老的成果,其中既有嚴謹縝密、慷慨激昂的求真文字,也有個性獨具、風格鮮明的藝術創作。學術貴在求真,藝術貴在揚善求美,馮老以自己的實踐再次彰顯了學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價值。
實証求知
馮先生還是一位善從實踐中求真知的學者。馮老認為做學問不能隻在書齋裡做,尤其是碰到歷史、地理方面的問題時,需要真真切切、切切實實地進行調查,需要一定的實証與還原精神。在研究某種社會思潮或文化思想時,特別需要從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分析其特定的經濟關系。他曾以《史記·項羽本紀》為依據,調查其所記載的地名及其地理位置,以增加對古籍的歷史把握。他曾以《紅樓夢》為研究對象,典范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對《紅樓夢》的思想蘊含做深刻的解釋。
關於治學讀書,馮老也有其獨到、精辟的理解。在馮老看來,讀書既要分類來讀,又要連類來讀,分類是通讀專史專書,是豎讀﹔連類是讀通史、綜合史,是橫讀。“凡書都有其獨到之處,也有其不到之處。我們取其獨到之處而知其不到之處,取其獨到處,則隻有所得,知其不到處,則明以謀補也。” 馮老真是深得讀書的精髓。因此,不論是對《紅樓夢》賈史的考証和形而上的思想分析,還是對項羽之死的考証,對玄奘東歸之路的確定,他都認真地做了歷史調查或者實地調查。他說不親歷不放心,走過一遍,心裡才踏實。正是這種不迷信典籍,對追尋歷史真相充滿渴望的精神,才讓他從征詢曹氏足跡一路走到探訪玄奘東歸的路上。
“不有艱難,何有聖僧。為學若能終身如此,則去道不遠矣!”馮先生心儀玄奘,所以他重走漫漫西域長路。馮先生仰慕徐霞客,所以他遍行東南與西北。馮先生信仰馬克思主義,所以他堅持實事求是、服從真理。馮先生跋涉不止的人生經歷,令人悟出他的為學之道。
馮先生曾用“滄海橫流日,書生意氣稠。憑將三寸筆,風雨動神州”,來概括施耐庵的生平與創作,我們同樣可將此回贈給馮先生,以表達對他奉獻學術、追求藝術之美人生的由衷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