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中國大力發展社工服務擔當“社會潤滑劑”

2012年10月17日10:48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新華網長沙10月17日電(記者 謝櫻)在不少人看來,24歲的羅祖紅擁有一份特殊的工作——“社會工作”,這是一個中國近年來悄然興起的“專業化助人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職業。

羅祖紅還記得,當年讀大學選擇專業時,自己對“社工”沒有太多的了解。“當時根本不明白社工是什麼,只是聽學長介紹,讀社工前景好,是朝陽產業,以后不愁找工作,於是稀裡糊涂就讀了。”如今已經走上工作崗位2年的他,對於當時“魯莽”的決定,沒有絲毫的后悔。

羅祖紅在長沙市開福區望麓園街道眾仁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工作,該中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負責在社區開展新居民服務、企業服務、基層矛盾調處、家庭綜合服務、醫院病人心理慰藉等多個項目,機構裡15名社工每天為此忙忙碌碌。

“社工就是做‘人’的工作,用‘以人為本’的理念,幫助社區居民解決他們的各種問題,工作十分繁瑣。”羅祖紅告訴記者,每天,社工們都需要到社區居民家走訪,幫助癱瘓在床的殘疾人辦理水電安裝、調解婆媳矛盾、開展社區活動、心理安慰等。

作為社會管理的最基層,近年來,中國社區和街道工作“難”的呼聲水漲船高。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大量的“單位人”轉變成為“社會人”,很多社會問題和矛盾沉澱到社區,而社工逐漸成為矛盾的“舒緩劑”。

“在現行的社會管理體制中,居委會承擔著社會治安、社會救助、就業再就業、計生等130多項管理和服務工作,根本無暇開展有效服務。”長沙市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社工系主任史鐵爾說,而通過購買社會化服務,社工已經在社區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社區工作人員往往缺乏專業處理問題的手段和能力,有‘專職’而無‘專業’。而通過專業社會服務機構,既為政府‘養人’省錢,又提高了服務質量。”史鐵爾說。

不僅在社區服務中發光發熱,社工的作用越來越被政府重視,各種類型的專業社工開始發展起來。“矛盾多發的社會普遍存在信任危機,社工應發揮的‘橋梁’作用不容忽視。”湖南農業大學社工專業教師王肖靜說。

最近幾年,廣州、深圳等地借鑒香港、新加坡等地經驗,嘗試整合社區服務設施資源,建設家庭綜合服務中心,並將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運營以項目形式“打包”給有資質的民辦社工機構。

在不斷探索發展下,中國不少城市已經發展出現向全體人民尤其是弱勢群體社會生活提供幫助的各方服務。中國目前有600多家民辦社工服務機構,這些機構開展的服務已經滲透到民生、社區服務、青少年、犯罪矯正、企業等領域。

除了綜合性的民間服務機構,中國探索開展專業化的社工服務也出現了不少亮點。在長沙,有一家由社工精心打造的特別“會所”,基本康復的曾患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會員”,在接受完醫院的治療后,在這裡克服參與社會生活的心理障礙,學會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治療后的精神病患者內心深處往往有很大的壓力,家人往往也在患者離院后圈養在家裡,他們不敢透露自己的病情,不敢走出家門,更不能融入社會。”會所社工、主管羅月紅向記者介紹,她曾經是長沙市精神病醫院的護士長。

專家介紹,在當下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社工既是一種新的社會職業,又是一種新的社會建設力量。盡管發展時間不算太長,但是已經獲得了長足進步。

中國社工協會專家委員會執行主任陸士楨介紹,目前中國社工服務機構在整個社會服務機構中所佔比例仍然不足,僅佔10%左右。而美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民辦社工服務機構佔整個社會服務機構的比例超過60%。其次是發展不平衡,地區差異、行業差異還很大。

目前,中國有社會工作專業人才20余萬,有320多所高校設立社會工作專科和本科,60所高校和科研機構設立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每年培養2萬余名社工專業學生。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說,近年來,社工在提供專業服務、解決群眾困難、化解社會矛盾、推進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專業作用已逐步顯現。

為了加快社工專業人才建設,今年上半年由中央組織部、民政部等19個部門和群團組織聯合發布了一個十年中長期規劃:到2020年,培育發展8萬家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中國社會工作人才總量達到300萬人,並逐步建立50個國家級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孵化基地。

“現在各個城市對社工需求的呼聲越來越高,他們承擔社會潤滑劑的效果也越來越明顯。國家和各級政府將進一步加大對社工社會服務的購買力度,更加重視用社工來實現社會精細化管理。”史鐵爾說。

(來源:新華網)

(責編:王昕)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