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春10月17日專電題:調侃“中國式”陋習更要多些理性思考
新華社記者何悅
“中國式過馬路”火了,國人集體闖紅燈的陋習被前所未有地狠狠地調侃了一把,有關“中國式陋習”的討論仍然在網絡上持續發酵。
“中國式過馬路”之所以能形成新聞效應,關鍵就在“中國式”三個字,雖然讀來詼諧,但如此的“中國式”多少有些以偏概全。
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人集體闖紅燈確實是現實存在的頑疾,暴露了國人在遵守規則方面的不足。可國人不遵守交通規則,有時也是一種無奈。通行區域規劃不科學、綠燈時間過短、人車關系處理失衡等現實問題,往往也使行人按照規則劃定的時空難以順利過馬路,甚至還可能面臨危險。
給闖紅燈現象貼上“中國式”的標簽,可以引起國人的重視和思考,這點是毋庸置疑的。近10年間,國內的公眾情緒力量悄然興起,並且難以遏制地呈噴涌趨勢發展,成為社會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中國的確需要越來越多的聲音,對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自我批判。中國也需要越來越多的柏楊,對國民素質的“丑陋面”進行批判。但這並不意味著法不責眾的“從眾”心理就是中國人所獨有,“烏合之眾”也並非“中國特色”。
我們不能借著插科打諢的口吻,將所有“中國式陋習”簡單歸咎為國民劣根性上。如果僅僅熱衷於討論“中國式”的噱頭,以道德與法律高地自居,指責國人“素質差”,而忽視了對“中國式過馬路”背后的反思,那就本末倒置,嘩眾取寵了。
事實上,破解“中國式過馬路”,不只是公民素質問題,還是一道社會管理難題。“中國式”討論的最大價值,莫過於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推動文明意識的覺醒,來促進社會管理的不斷完備,讓“中國式”的標簽不再淪為中國問題的代名詞,而是越來越彰顯一個大國風范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