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最苦金飯碗”說法太矯情 教授質疑在故意炒作

2012年10月18日09:33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10月15日,2013年國考開始報名,職位表也正式公布。相比往年,今年部分國考職位的備注內容也更加具體。比如,寫明“常年出差”、“條件艱苦”、“節假日加班”、“工作強度大”……一些考生把這些公務員職位稱為“苦差事”,甚至有人稱這些是“最苦的金飯碗”。

中國青年報記者查閱國考職位表看到: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廳室局所招的6個紀檢監察職位,備注中都標明“常年出差”。中央黨校多個職位,標明了“需要晚上值班”﹔水利部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所招錄的一個職位寫明“需常赴搶險救災現場,條件艱苦,適合男性”﹔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政策與規劃處主任科員則要求“具備長期出海的身體條件,需經常赴南北極工作,最長工作在17個月以上”。

國考報名的兩大熱門系統國稅和海關,也有接近半數職位備注中向考生說明工作條件,打好“預防針”。比如,吉林省國家稅務局通化市二道江區國家稅務局辦公室備注是“西部地區和邊遠艱苦地區職位”。

多個省的海關職位都備注“露天作業”、“工作強度大”、“體能要求高”、“經常出差辦案”等要求。北京海關就有8個崗位標明需要“24小時倒班,體能良好,住宿自理”。石家庄海關隸屬海關七說明“現場一線崗位﹔服從關區二次分配﹔工作條件艱苦,適合男性”。

過去,“一杯清茶一包煙,一份報紙坐半天”是對公務員生活的描述。一些年輕人沖著穩定、福利、社會地位、上班不累甚至特權,報考公務員。近幾年,中央國家機關以及地方政府的門前擠滿了“千軍萬馬”,參加一次甚至多次公務員考試幾乎成為現在很多大學生的“必修課”。“鐵飯碗”、“金飯碗”成為公務員這個職業的代名詞。

去年,劉建鵬(化名)從南方一家電視台辭職,考進了家鄉省份政府機關做一名公務員。同學聚會的時候,談起自己的工作,劉建鵬比過去顯得有底氣,“坐辦公室,而且還可以分房子”。工作一年的他已經享受帶薪休假。

很多向往“鐵飯碗”和“金飯碗”的人,又沒有走進過政府機關,對這份職業還是“霧裡看花”。公務員會像職位表備注描述的一般,是“苦差事”?

今年2月,羅梅(化名)被通知進入審計署駐武漢特派員辦事處的面試,好消息反而增添了她的煩惱。當初在虛榮心“作祟”下,羅梅奔著“審計署”這個響亮的名頭報考了國家公務員。等她考完筆試之后,聽到走進這個部門的師兄抱怨“每年幾乎200天在出差,工資收入也一般”。

在剛公布的2013年國考職位表上,審計署駐各地辦事處的崗位備注基本上都寫明“本崗位需長期出差”,像其他一些職位一樣,向考生交了“實底”。

“經常出差”嚇退了羅梅。在一番“糾結”之后,羅梅放棄了進京面試的機會,去參加一家外企的招聘會。

那時,羅梅也很困惑。“傳說中的公務員不是比較穩定也比較清閑嗎?為何也要經常出差,四處奔波?”她在上大學的時候也看過武漢市等地掀起“治庸風暴”的新聞報道,“有些公務員上班還可以‘偷菜’、斗地主、聊天、看視頻。”

長期以來,一部分政府機關工作效率低、人浮於事或者公務員作風懶散,給公眾尤其是年輕人留下一個間接而片面的印象:公務員比較清閑。

至於上班累不累,已經習慣機關工作節奏的劉建鵬坦言:“想把工作糊弄過去很容易,基本不用加班。想把工作做好,就得不時加班。”

事實上,有很多公務員的工作就像職位表裡的備注寫的那樣“經常加班”、“條件艱苦”、“工作強度大”。

2009年,楊偉杰通過四川省汶川縣選調生的筆試和面試。2011年,他被任用為汶川縣映秀鎮人民政府綜合發展辦公室主任兼財政所所長。大地震之后的映秀鎮面臨恢復重建,楊偉杰在工作頭三年“幾乎每天都加班”。

10月16日晚上9點,在和記者通電話的時候,楊偉杰還在開會。第二天早上9點,他又說“忙著和財政局核對項目”。

同樣,從企業走進廣東省某地級市黨委宣傳部的劉箏(化名)也不覺得工作清閑。“比在企業還要忙。每天都要寫稿,聯絡媒體,還要應對大量的上級接待任務。同時,還要時刻關注輿情。壓力大,精神很緊張。”

“在很多人看來,公務員是一份清閑、穩定、待遇好、福利好的工作,這也成為近年來‘公務員熱’的一大重要誘因。但是,隨著公務員體制的改革和結構調整,這種面上的‘印象’正被現實矯正。公務員招考部門的此類備注既是為考生‘交底’,有讓考生做好心理准備的意思,也在事實上沖擊著民眾對公務員工作的刻板印象。”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生導師、中央編譯局博士后吳曉林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

不過,公務員也存在“苦樂不均”的現象。“由於職能職責的原因,確實有部分部門的工作任務相對輕鬆一些。”吳曉林說。

但是,一些研究公務員問題的學者也提醒,年輕人不能片面地、刻板地看待公務員工作。

一位不願具名的長期關注公務員問題的學者說:“如果把公務員等同於腐敗、特權、清閑的代名詞,這就有一點簡單化、臉譜化、妖魔化公務員。大部分公務員還是比較辛苦的,收入也不高。”

“公務員苦不苦,不能一概而論。在這個時代,除了特殊原因,基本上沒有‘不干活白領工資’的美差。事實上,大部分中央機關公務員和基層公務員的工作可以用‘忙碌不堪’一詞來形容,即使有些看似清閑的政府部門,由於工作性質原因,也往往表現出一段時間清閑,一段時間‘白加黑,五加二’的‘間隙性忙碌’狀態。”吳曉林說。

就在一些准備報考公務員的網友將公務員稱為“史上最苦金飯碗”的時候,也有人反問,“如果公務員加班、出差、條件艱苦就是苦差事,那麼在外企、私企工作的人也要加班和出差,豈不也是很辛苦。如此抱怨是不是太矯情了?”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不能說工作多了就苦了,出差多了就是艱苦的崗位了,根本不是這麼回事。”他還質疑“最苦金飯碗”的說法是“有意地在炒作”。

隨著政府職能轉型,公務員的職業定位和要求也在變化。竹立家說:“政府職能轉變后,公共機構基本上都是服務性單位。這要求公共機構的管理必須改進,使得單位裡的每一個人都有事干。公務員的責任心和工作水平必須提高,必須具有為人民服務和工作負責的精神。”

“公務員本身只是勞動性質的一種,不能過於強調其特殊性。尤其在政府職能轉型中,公務員職業應當回應民眾關切,最起碼回歸到‘人、事相符’的地位。”吳曉林說。

國家公務員網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16日上午8時,共有31970個人通過了國考職位審核。被網友稱為“苦差事”的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和中央辦公廳位居中央黨群機關報名人數最多五大職位的前兩位。

“在報考公務員時,一定要想清楚,這是否符合自己的職業理想。另外,也應該看到,公務員行業在政府職能轉型中勢必得到規范和改革,任何高薪資的工作都需要努力付出,公務員也不例外。社會允許年輕人選擇更好的職業,但是如果只是帶著功利性的擇業動機加入公務員隊伍,即使成功也僅僅是一份工作而已,很難成長為一份事業。”吳曉林說。

(責編:夏麗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