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8日10:18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孩子問:我從哪來的?這個最易問到的‘敏感問題’在《指南》裡沒找到答案。”昨天,揚子晚報報道了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新聞,引發不少讀者熱議。有細心的家長和老師發現,這份兒童發展指南中唯獨隻字未提“性教育”。但不少家長表示,幼兒的“性問題”其實真不少,怎麼解答讓家長們很頭疼。
讀者追問
《指南》為何獨缺“性教育”?
“這份《指南》關注了孩子的健康、語言、科學等多個方面,偏偏沒有涉及兒童的性教育。”南師大幼教發展中心康老師指出,對於家長和不少幼兒園老師來說,3—6歲兒童性教育該如何進行,有哪些誤區,教育時如何把握度,這些都是大家關心的問題。《指南》裡隻字未提,算是一個“缺憾”。
“在幼兒園課程中,有關孩子性教育內容幾乎沒有。隻有當孩子們上廁所時,老師會說女生先去,等女生回來了男生再去。有的男生會問,為什麼呀?”一名幼兒園老師說,孩子有這樣的好奇心,但目前的課程中沒有這樣的內容。“一些年輕的幼兒教師無法把握教育的度,《指南》裡若能給出一些可操作建議就解燃眉之急了。”
記者隨后詳細翻查,發現教育部發布的這份長達47頁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確沒有單獨章節介紹兒童“性教育”,隻在“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這一節,提到一句教育建議:“告訴幼兒不允許別人觸摸自己的隱私部位。”
家長苦惱
幼兒“性問題”真不少
女孩會學爸爸站著尿尿,男生喜愛擺弄小雞雞
採訪中,不少家長向記者反映,孩子在幼兒階段,家長就面臨著要回答很多“性問題”。
小男生小女生也會“自慰”?
王女士的女兒今年上幼兒園小班,讓她始料未及的是,孩子總是對小雞雞小雀雀這樣的話題不厭其煩,還學爸爸一樣站著尿尿。“他爸爸帶她洗澡都是穿著內褲的,她竟然指著爸爸內褲說:爸爸,你那裡像一個棒棒糖!我們真不知道怎麼讓她不說!”和王女士有相同煩惱的家長還真不少。“我家兒子總喜歡摸自己的小雞雞。”張先生告訴記者,他查閱資料得知,孩子這樣做竟然是在尋求性快感,是一種自慰行為,“這太讓人擔心了。”
中班女生痴迷同班男生
“我覺得最可怕的是我們家女兒才上中班,竟然對班上的一個小男生到了‘迷戀’的程度。”孩子在南京秦淮區一所公辦幼兒園上中班的張女士對女兒的這一變化表示擔憂,“本來這麼小的孩子喜歡和班上的哪個同學玩,我覺得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現在她的一些舉動讓我太吃驚了。”
張女士告訴記者,“有一天女兒還很認真地說:‘我長大要和他結婚,把你們的錢都給他!’在幼兒園,女兒總是找一切機會和這個小男生在一起,甚至還冒冒失失地去摸這個男生的臉,主動牽人家手。這孩子開竅這麼早,以后不會早戀吧?”
幼兒園探索
幼兒園怎麼教?主要還是“性別教育”
記者採訪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幼兒園不再回避兒童“性教育”,而是嘗試做一些探索、交流,幫助家長解決煩惱問題。
專家建議媽媽帶兒子洗澡
“在場的媽媽回家帶著兒子洗澡,爸爸們帶著女兒洗澡,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異性的身體並不稀奇。”日前,在南京實驗幼兒園中班家長會上,南師大教科院家庭教育專家殷飛的這一觀點引發家長熱議。殷飛老師解釋說,“從4歲開始,孩子會對身體產生好奇,家長要做的是大方地告訴他們,而洗澡是最基本的啟蒙方式。如果這個階段家長沒有滿足孩子好奇心。這種好奇會延續到下個年齡段,並長期困擾孩子。”
老師妙答:長大你就會知道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幼兒園裡大多沒有主題性的所謂“性教育”,主要是在日常教育中滲透一些性別教育。
“孩子們會提出這樣那樣的奇怪問題,會說一些‘大奶奶’、‘小雞雞’這樣讓人不好意思的話。”採訪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幼兒園老師告訴記者,自己剛畢業,也還沒有結婚,所以面對這些話也不好意思去跟孩子們解釋。“一位有經驗的班主任老師就告訴我,碰到這類問題,有一個法寶:就對孩子們說:‘長大了你們就會知道’。”
專家回應
1 未提敏感字眼,是怕家長過度關注
對於為什麼《指南》中沒有明確關於“幼兒性教育”的話題,記者聯系到了當時參與《指南》審議的南京鼓樓幼兒園的崔利玲園長。據了解,崔園長是教育部學前教育指導委員會的委員,是當時全國參與《指南》審核的30位委員之一。“這部《指南》淺顯易懂、操作性很強,不僅對幼兒園的教育有指導作用,對家長們也有幫助。”崔利玲告訴記者,關於幼兒園性教育的話題,當時討論也比較多,之所以未明確提及,是防止“敏感”字眼的出現反而會引發家長們的過度關注,家長感到害怕、擔心,從而造成過猶不及的效果。
2 其實《指南》有一些性教育“指點”
“對孩子開展良性方面的性教育是需要的,因為隨著孩子認知等能力的發展,將伴隨著出現關於這些方面的教育需求。但是究竟如何把這個問題科學地傳遞,是當時專家共同探討的話題。事實上,在《指南》裡雖然沒有明確‘性教育’的提法,但是有一些內容,還是與此有關的。”崔利玲解析說,比如在“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這一節,提到教育建議:告訴幼兒不允許別人觸摸自己的隱私部位。這就是說要讓孩子知道哪些是自己的隱私部位,要學會保護自己不受侵害﹔再比如在“人際交往”目標1中提到:4-5歲的孩子能喜歡和小朋友一起游戲,有經常一起玩的小伙伴。這就是說幼兒園小朋友有自己喜歡的小朋友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大人不要動不動提到“兩性情感”上去,莫名焦慮。
3 幼兒性問題,家長教育把握兩原則
對於一些家長焦慮的幼兒出現的“性問題”,崔利玲表示,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主要把握兩個原則:一是不要強化,順其自然。當孩子好奇問到了,大人也不要害羞,可以自然地去回答他們的好奇﹔二是以愛為主、以人際交往和性別認同為主。要讓孩子在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喜歡自己,認同自己。
“孩子問到家長,家長也不要害羞,身體的任何部位都可以自然地跟他們說﹔而對於孩子會摸生殖器官這樣的舉動,家長最先應該檢查的是:是不是給孩子褲子穿得太緊、孩子是不是過敏性體質或者給孩子穿的內衣褲是不是不夠清潔,因為瘙痒很可能是引發孩子這一行為的誘因,就孩子跟臉痒了摸臉是一樣的。”崔利玲說。 (揚子晚報記者 蔡蘊琦 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