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陝西的小苗和來自廣西的小江即將在他倆工作、相識的地方——廣東東莞結婚。這種長距離的“異地婚姻”在他們的父輩當中非常少見,那時,大部分中國人的“另一半”都來自同一座城市甚至相鄰的村子。
小苗和小江的結合折射了當代中國人“婚姻半徑”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新人中兩人來自不同地方的“異地婚姻”甚至跨國婚姻,在今天的中國已經十分常見。中國人的“婚姻半徑”已經大大擴展。
小苗來自中國西部的陝西省,2010年,他來到中國東部制造業發達的廣東省東莞市打工。在一家制鞋廠裡,認識了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女孩小江。雖然兩人的家鄉相距近2000公裡,但他們一見如故,墜入愛河。
“父母一開始並不贊成我們兩個在一起,因為覺得家鄉隔得太遠,很多習慣都不一樣。而且也擔心結婚以后在外地生活會比較艱難。”小苗說,但是他們最終說服了雙方父母,打算今年年底領証結婚。“雖然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但是隻要兩個人在一起,一起努力,好日子還在后頭呢。”小苗說。
與兩個年輕人的愛情不同,小江的父母從相識到結婚、生子,一直都在廣西的一座小縣城裡。“父母都是工廠裡的普通工人,經親戚介紹認識的。”小江說。那時中國城鎮裡許多工人都在自己的單位裡找對象,或者經人介紹認識附近其他廠子的工人,“婚姻半徑”很少超出所在城鎮的范圍。
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香粉鄉雨卜村村民馬啟輝今年已經快70歲了,他告訴記者,過去村民們都是和同村或者隔壁村的人結婚,“現在很多年輕人到外面上學、打工,會和外地人戀愛、結婚,也有很多外地姑娘嫁到我們這裡來。”
是什麼導致了中國人“婚姻半徑”不斷地擴張呢?廣西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周可達認為,市場經濟建設、城鎮化進程,導致了中國人口從農村到城市、從西部到東部的大流動,這在擴大個人交往范圍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人們對於婚姻的觀念。
“這種流動既開闊了人們的眼界,也帶來了更強的思想包容性。”周可達說,在老一輩人的眼裡,更看重地域、門戶、民族等因素,在婚姻問題上傾向於“求同”,希望共同的東西更多,異質的東西更少。現在的年輕人則將個人的情感因素放在第一位。
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觀念的改變更加明顯。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室主任鳳代瑜告訴記者,過去很多居住在當地山區的少數民族禁止與異族通婚,一些地區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后,情況才有了較大的改變。現在,在絕大多數少數民族地區,不同民族之間相互通婚現象已經十分常見。
專家指出,延展的“婚姻半徑”,正促進了新一輪的文化交流與融合。
“婚姻能夠帶來深刻的文化交流與融合。”周可達說,來自不同地域,有著文化背景差異的兩個人走到一起,會帶來兩種不同文化的交融,而他們的下一代又在這種新的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成長,這將給社會文化帶來深遠的影響。
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系副主任周文棟則認為,婚姻中的雙方來自兩地,一方面要求雙方在交往、生活當中更有包容性,另一方面也面臨供養老人等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在當前中國的社會環境下,即使夫妻兩人來自同一城市或者區域,雙方父母的養老問題都已經很突出,如果老人在異地養老,將會給年輕人造成更大的壓力。(記者 管浩 翁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