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時事

中國宗教界5年捐贈善款30億元(圖)

2012年10月25日10:43    來源:海外網        字號:

烏魯木齊市伊斯蘭教協會馬金國阿訇

“宗教界從事公益慈善活動經驗交流會”近日召開,與會代表們講述了開展公益慈善活動的有關情況,與大家一同分享故事、交流心得。

5年捐贈善款30億元

30億元善款!

這是近5年來中國宗教界的慈善捐款數額,而這還是不完全統計數,還不包括宗教界其他實物形式的捐贈或公益事業形式的善行。尤其是,這樣巨額的善款,來自於本身並沒有多少實體產業的宗教團體,更是難能可貴。

記者了解到,這30億元左右的善款中,佛教界捐款約18.6億元,道教界約2.4億元,伊斯蘭教界約1.8億元,天主教界約2.5億元,基督教界約3.5億元,基督教青年會、女青年會約4880萬元。

國家宗教局局長王作安指出,中國有宗教團體近5500個,宗教活動場所14萬處,宗教界人士36萬余人,信教群眾數以億計,他們都是現代公益慈善事業必不可少的重要主體。宗教公益慈善事業與社會整體公益慈善事業在方向與目標上、在服務的范圍與對象上、在取得的成果和社會效益上既高度一致,又獨具特色。

於是,人們看到,宗教界在公益慈善領域的身影正在日益活躍,從單純滿足服務對象的物質需要,逐步發展到全面關注服務對象的心理、精神和社會需求﹔從零散、自發、單一狀態,逐步轉變為有系統、有組織、多元化的發展格局。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半個月內,國內宗教界共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4億多元。其中佛教界約2億元,道教界約4000萬元,伊斯蘭教界約2400萬元,天主教界近1億元,基督教界約1.2億元。

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后的兩個月內,宗教界捐款捐物總金額近1億元。

2011年2月,浙江省普陀山佛教協會向舟山市政府捐款4.5億元,用於朱家尖大橋建設,創下宗教界單筆捐款最高紀錄。

此外,不論是近年來歷次災難現場,宗教界人士對災民的撫慰,還是宗教組織參與的各項社會福利事業,包括興建救濟院、養老院、醫院,參與濟貧助困、教育培訓等,都令人印象深刻。

開展公益活動符合古老教義

44歲的李蕊(化名)如今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協助雲南西雙版納相關艾滋病預防機構,為艾滋病毒感染者提供心理咨詢等服務。她是西雙版納州佛教協會慈善組織“佛光之家”最早的志願者之一。作為艾滋病毒感染者,是“佛光之家”的愛和幫助,讓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並加入到了對社會的回饋行列中。

成立近10年來,“佛光之家”直接關懷和幫助的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毒感染者超過300人,為他們搭建起了一座慈悲喜舍。“僧人需要用佛教精神來約束信眾的行為以預防艾滋病,同時更需要用佛教的慈悲之心來關懷、幫助被艾滋病折磨的人們。”“佛光之家”倡導者和建立者祜巴龍庄?大長老說。

“宗教應該是慈善、和諧的。”國家宗教局副局長蔣堅永這樣說。

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鄭筱筠對記者指出,樂善好施、扶貧濟困是各宗教共同的優良傳統,他們在開展公益慈善活動方面,有著深刻的理念、悠久的傳統和生動的實踐。“慈愛人間”是各宗教的共同信念,“五教同行”是宗教和諧的生動實踐。

在佛教,一向主張弘法與利生並重,以“福報、修福”思想為核心,廣泛宣揚自覺行善的功德論。在道教,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秉持中華民族寬厚仁愛、樂善好施的優秀傳統,講究內修真功、超凡度世,外行善德、濟貧扶危。在伊斯蘭教,“敬主愛人”是慈善理念的核心,特別強調發展公益慈善事業,由此還做出了許多具體規定。在天主教,認為“慈善為懷的人,必得富裕﹔施惠予人的,必蒙施惠”。在基督教,要求信徒“作光作鹽”,通過實際行動“榮神益人”。

首度出台文件鼓勵和規范宗教慈善

今年2月,國家宗教事務局、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家發改委、民政部、財政部、國稅總局六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鼓勵和規范宗教界從事公益慈善活動的意見》,這是中國首部專項針對宗教慈善的部門規章,在中國宗教界被視為具有裡程碑式意義。

“過去,有關宗教界從事公益慈善活動的法規,隻有《宗教事務條例》中‘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可以依法興辦社會公益事業’的模糊規定。”中國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張訓謀分析說,“而此次則明確列出了重點支持宗教界從事非營利活動的領域,包括災害救助、扶助殘疾人、養老托幼、扶貧助困、捐資助學、醫療衛生服務、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等。”

此外,《意見》還列舉了宗教界從事公益慈善活動的基本形式,在稅收減免、政府資助、用水用電等方面提出了宗教界從事公益慈善活動可以享受的扶持和優惠政策,並鼓勵宗教界成立基金會等法人機構,從事公益活動。“這有助於宗教慈善組織解決‘注冊難’的問題,並落實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具有積極意義。”張訓謀說。

此外,《意見》還對宗教界開展公益慈善項目要執行相關的財務管理制度,單獨核算,實現公開、透明等方面做出了規定,有助於防止有人以開展公益慈善活動為名,聚斂錢財和進行其他不正當活動。

北京大學的劉繼同教授認為,目前,實際上以各種形式從事慈善活動的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數量難以估算。面對宗教界在公益慈善領域日益活躍的現狀,《意見》體現了引導宗教慈善向專業化發展的作用,但還需在慈善公益項目究竟應該遵循怎樣的細則去運作等方面進一步規范和明確。

烏魯木齊市伊斯蘭教協會

慈心為民扶貧濟困

伊斯蘭教的公益慈善觀深深扎根於“敬主愛人”的天命之中。烏魯木齊市伊斯蘭教協會在全市伊斯蘭教界積極倡導傳統的施舍行善行為,同時組織宗教人士在講經解經過程中,注意引導信教群眾從傳統意義上的施舍財物向更多有益社會的行為拓展,擴大了傳統公益慈善的范疇。

今年7月,在頭屯河區沙河子清真寺,蘇配忠阿訇忽然聽到院牆外面傳來了兩聲羊叫。原來,是殷富山送來了羊,捐給寺裡。殷富山曾是村裡的困難戶,清真寺常幫助他們家和村裡的其他困難群眾。蘇阿訇說,看到這一切的變化,他感到很快樂,現在的清真寺要做慈善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簡單施舍,也不只是面向困難的穆斯林群眾,而是走出去,面向全社會,關注全社會。

2008年以來,烏魯木齊市伊協在全市清真寺開展了“同心同行”系列公益慈善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市、區縣兩級伊協和全市各大清真寺先后為920多個貧困戶、1400多人進行了捐助和慰問活動,累計資金達500多萬元。

天主教南京教區

關愛智障 愛洒“方舟”

2005年,在天主教南京教區的幫助下,智障殘疾人服務機構“南京方舟啟智中心”誕生了。

鑒於學員中有部分人智力在60—69(IQ)之間,2007年,“方舟”開辦了蠟燭庇護工廠,為學員進入社會就職進行訓練。蠟燭的生產和包裝都是在職業訓練老師的監護下,由智力障礙學員獨立完成,學員親身體驗到工作中的樂趣,享受到和正常人一樣的工作權利,同時也得到智力啟發的康復訓練。高興和喜樂寫滿了學員們的笑臉。

2009年,在部分家長的懇求下,“方舟”擴大住宿服務,打造智障殘疾人居家生活館,與社區共融,使殘疾人康復訓練嫁接於住宿托養,融於一個系列康復。1年后,住宿趨於飽和。2010年8月,“方舟”建立了第2個智障殘疾人居家生活館。2012年,又注冊成立了南京方舟康復中心。

“方舟”在被需要中成立,在提供服務中發展。通過多年的努力,“方舟”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和專業的服務精神。

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會

慈心悲願潤人心

2005年,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會在民政部門正式注冊,此后,以薦福觀音寺70位尼眾法師為主體的基金會,秉承“慈悲濟世”的情懷,以公益慈善為平台做好“度人之舟”。基金會吸引了1.3萬余位志願者參與,向社會募集和襄助了3000多萬元善款,惠及16個省區市。

從汶川到玉樹,從福利院到智障學校,從認養大熊貓到興建天津濱海新區慈心林,眾多公益事業打上了基金會的烙印。撫慰鰥寡的老人、體恤無助的弱者、接濟貧困的家庭、資助困難的學子,成為基金會常態工作。這一切都使基金會成為愛心流露的平台以及佛教適應社會、悲憫眾生的載體。

有一次,一位白血病患者由於手續不全難以得到基金會及時幫助,基金會理事長毅然拿出自己的5000元,交到急需救助的患者手中。面對求助者,我們盡力幫助,但能力所限,能得到幫助的人畢竟有限。基金會工作人員常悄悄捐獻出自己的錢甚至是生活費用,希望讓社會感知來自佛教界的一份真切愛心、一份真誠關心。

上海城隍廟

慈善基金援建小學

2011年的雲南普洱市麻栗坪村小學之行,我們至今難忘。當時,在上海市駐雲南普洱市挂職干部的牽線搭橋下,城隍廟廟管會常務副主任劉巧林道長一行從瀾滄縣城坐車,顛簸了4個多小時來到富邦鄉麻栗坪村小學。這裡,有的學生從家到學校要翻三座山,有的是哥哥帶著弟弟或妹妹一同來上學,爬山時還要背著走不動的弟弟、妹妹……看著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道長們被深深打動了。我們決定使用上海城隍廟依托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黃浦區分會成立的陳蓮笙慈善基金,出資30萬元援建一座教學樓,這得到了當地政府和少數民族同胞的歡迎。麻栗坪村的居民將新小學命名為“上海城隍廟慈愛希望小學”。

幾年來,以陳蓮笙慈善基金為平台,城隍廟為雲南少數民族邊遠山區、江西老區援建了4所希望小學。此外,在南方雪凍災、汶川震災等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時,城隍廟向災區人民伸援手,還堅持每年為市、區和廟觀所在的豫園社區幫困、扶貧等項目捐款。

西安市東十一道巷聚會點

紅絲帶編織的愛

6年前,何其聰弟兄憑著對耶穌基督的真誠信仰,在西安市的老城區租下了街道的一個破舊樓梯間,開始了聚會點的工作,也開始了紅絲帶志願者協會的工作。6年來,聚會點秉承愛國愛教、榮神益人的精神,關注艾滋病、關愛艾滋病人,受到了患者、感染者、高危人群及家屬的信賴。

2006年,一次家庭探訪時,我們偶遇了一名蓬頭垢面的艾滋病感染者。出於尊重,我們與他握了手,誰知這竟然改變了他的生存狀況。他說,握手使他忘卻了歧視。后來他振作起來決定積極接受治療。之后,我和7位老阿姨依靠家庭收入,自發地開始了對身邊艾滋病群體的關愛和輔導。我們沒有工資,卻奔波於城鄉搞宣傳、抽樣,足跡遍布陝西的村村社社。聚會點還聘請有關專家,幫助患者生產自救,為他們的生產與發展提供技術服務,幫助解決難題。

通過積極創新工作方式,我們探索形成了醫院、疾控中心、民間協會組織“三位一體”關懷關愛模式,三方共同合作,推行全方位的艾滋病感染者關懷服務。葉曉楠

分享到:

(責編:王昕)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