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時事

在世作家建館:陳忠實從默許到支持 莫言很無奈

2012年10月29日15: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摘要:建立個人文學館的時候,賈平凹54歲,莫言54歲,陳忠實64歲,他們還未停止創作,文學成就尚不能蓋棺定論。此現象讓不少人心生疑惑:這是否違背了中國讀書人“生不入志、活不入祠”的傳統?

原標題 [在世作家建館:陳忠實從默許到支持 莫言很無奈] 建立個人文學館的時候,賈平凹54歲,莫言54歲,陳忠實64歲,他們還未停止創作,文學成就尚不能蓋棺定論。當他從記者口中得知莫言文學館是“純官辦”性質時,言語中難掩感慨:“哎呀,這個好,有官方支持還是好。


建立個人文學館的時候,賈平凹54歲,莫言54歲,陳忠實64歲,他們還未停止創作,文學成就尚不能蓋棺定論。此現象讓不少人心生疑惑:這是否違背了中國讀書人“生不入志、活不入祠”的傳統?

作家建館“生不入志、活不入祠”?

回望過去,魯迅、巴金、豐子愷、張愛玲、老舍等名家的文學館、紀念館和故居,都是在作家逝世之后籌建。“這些文學大師尚且如此,那麼,在一個已經沒有大師的今天,后輩士學們何以如此‘感覺良好’?”有媒體如此評論。

記者致電陳忠實文學館館長邢小利。他表示:“陳忠實是一位具有文學史意義的作家,在中國具有公認的文學地位。”邢館長認為,作家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地域性可以成為衡量其是否適合開個人文學館的標准。

一位作家、特別是在世作家是否具備“文學史”意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邢館長坦言,對作家的成就存在爭議是正常的。至於為什麼選擇在2006年建立陳忠實文學館,他表示,這是“天時地利人和”促成的事。

“2006年時,陳忠實已經64歲,有了相當的文學地位,《白鹿原》也出來了﹔建文學館的想法是我提出的﹔西安思源學院很支持,因為這所學校就建在白鹿原上﹔家鄉人也很支持,這個想法才得以實現。陝西曾經想為作家柳青建一個文學館,但有想法卻難以落實﹔杜甫也曾經在長安區住過十年,假設我們要建一個杜甫故居,未必能得到各方支持。陳忠實文學館建成,應該是各方面的機緣巧合吧。”

作家態度不支持?不反對?

在世作家對個人文學館的態度大多非常微妙。

莫言獲得“諾獎”后,曾回答網友關於他的家鄉建莫言文學館的疑問。“我主觀上並不希望建這個館,但是他們已經付出了很大的勞動和努力,我也不想過多干涉。我主觀上不希望修繕莫言故居,勞財傷神。”

莫言曾表示,他和家人都反對修建莫言文學館,但既然文學館建成了,他也無奈。莫言文學館館長毛維杰說,很多館所都想拿到莫言的書籍和手稿,但他還是把資料都留給了家鄉的文學館。

陳忠實對個人文學館的態度有一個“默許—支持”的變化。

“陳忠實是個很低調的人,牽涉到頌揚他的事情,他都不是太積極。建文學館他既不支持也不反對,可以說默許吧。辦成之后他很支持,提供了很多外文版本的書籍。文學館還有很多他的字、獲獎証書等等。”

邢館長告訴記者,陳忠實本人很少來文學館,除非有些重要客人來參觀。“我們從不當著他的面解說。做文學館的是我們這個班子,陳忠實不參與。怎麼說呢,他跟文學館的關系就是:他從來不提建議,完全放手交給我們來做﹔他跟我們有個君子協議,將書的樣本寄給文學館﹔有人跟他拿資料,他會讓他們來聯系文學館﹔他從不說哪兒做得不好,他不聊文學館的事情。”

陝西作家賈平凹,不僅在西安建有賈平凹文學藝術館,還將在貴州開分館,另外家鄉商洛的“賈平凹作家村”的7000萬元投資造價驚人。因為據稱自己提議將景點名稱簡化為“賈平凹故居”,賈平凹還曾被推上風口浪尖。

對於家鄉把自己作為文化品牌發展旅游的做法,賈平凹沒有反對。“想想看,那麼窮的地方,怎麼會拿出那麼多的錢為我來建造什麼東西。說白了,丹鳳縣就是借我這塊牌,來為發展經濟作宣傳而已。”

作家對個人文學館的興建含糊表態,並非完全無道理。有業內人士認為,很多作家成名后身不由己,不得不以“文化產業”的形式為故鄉建設作出貢獻。

資金來源官辦?私辦?

在資金方面,有的個人文學館由政府財政撥款籌建,如高密政府全額撥款的莫言文學館﹔有的由學校建立,如西安科技大學的賈平凹文學藝術館﹔也有的是企業或私人籌資興建,如用“非官辦資金”建成的陳忠實文學館,以及由南長城企業集團投資1000萬元即將建成的銅仁賈平凹文學館。

說起陳忠實文學館的資金來源,不得不提到一所民辦大學,西安思源學院。這所學校原是西安交大產業集團下屬的民辦學院,這幾年獨立出來,成為教育部批准的“三本”本科院校。思源學院的董事長周延波很支持建立陳忠實文學館,於是提供場地和經費,文學館才辦起來。其中,建設場館估計花費超過500萬元,每年還要提供二三十萬元的經費維持。

對於是否引入官方資金,陳忠實文學館的理事們早已進行過一番討論。灞橋區政府曾經想接手文學館,但為了保証文學和研究的純粹性不受政府意志的影響,理事會最終保持了私人辦館性質。

“我們認為官方支持有利有弊。有利之處是經費有了保証,因為文學館常年要購置新的資料、給工作人員發工資。缺點在於,我們擔心政府接管、提供人員編制之后,對文學、對陳忠實不是太熱愛的人也會來應聘,最后文學館成為官方裝點門面的一個機構。所以我們沒有採取跟官方攜手合作的模式。”邢館長告訴記者。

但是,當他從記者口中得知莫言文學館是“純官辦”性質時,言語中難掩感慨:“哎呀,這個好,有官方支持還是好。”

他表示,由於現在文學館是非營利機構,希望政府給一些土地、經營、稅收方面的扶持政策。“假如我們現在想賣一些書,是連發票都不能開的。要開發票必須有工商手續,可我們這是純粹公益行為,沒有發票,民政部門也不給我們免稅的發票。”

同為文學研究機構,莫言文學館和陳忠實文學館的資金性質截然不同,“官方資本”和“非官方資本”,哪種更適合個人文學館?邢館長的意見是,個人文學館應該由學者主持,歡迎民間和官方資本支持。“學者主持可以保持文學館的文學和學術性質不變味。資金上,官方也罷,民間也罷,越多人支持才能辦得更好,資金不足也叫人覺得寒磣。”

學者觀點誰說了算?旅游是擋箭牌?

因為諾貝爾文學獎,莫言文學館的參觀者激增。重修莫言文學館的消息一傳出,不少人提出疑問,“莫言文學館重修與否,誰說了算?”有人開始質疑財政撥款的合理性。

對此,知名旅游和文化學者裴鈺認為,個人文學館、紀念館、故居應當鼓勵民間團體興建,謹慎動用公共財政。“以國家名義建名人紀念館、故居,必須有一個統一的、普遍適用的、有崇高聲譽的標准。以社會團體、民間組織的名義建立的紀念館、文學館則要區別看待。國外也有民間組織設立紀念館,不管名人在世與否,名氣大或者小,場館的建立隻跟籌建者的價值觀念有關。現在的紀念館、故居都過分嚴肅化了,我提倡多樣化。對私人組織、民間集資、私營企業投資,不要有太多限制﹔政府籌建則需要慎重。”

裴教授提出,輿論不應對政府認可的文學和作家有太多期待。“最偉大的作家和文學不需要政治認可,因為文學和科學一樣,不受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一個地區局限。作家也不需要政治家認可。”

若將作家文學館作為旅游項目而非文化項目開發,政府是否可以順理成章地動用公共財政?裴教授直截了當地指出:“旅游不是擋箭牌。”

“任何一個政府投資的項目,民生必須是唯一目的。公共財政興建的文化項目,要考慮是否有利於本地的教育事業﹔若是旅游項目,是否能促進本地就業?是否真的賺錢?要做好前期論証,然后進行項目公示,接受輿論和媒體的監督。旅游項目必須直接跟經濟效益挂鉤,不要空談旅游。”(梁爽 劉曉)

分享到:

(責編:王昕)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