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時事

莫言再呼吁莫言熱降溫:我就是個寫小說的農民

2012年10月30日09:49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摘要:莫言在記者會上表示,希望“莫言熱”盡快過去,希望大家把對莫言一個人的關注變成對中國更多的作家、更多的藝術創作者的關注。

10月29日,莫言(中)現身紅高粱文化節成為媒體焦點,而他本人希望“莫言熱”盡快過去。晨報記者 王巍/攝

莫言否認因為他才有了紅高粱文化節。

“如果沒有高密的紅高粱,如果沒有家鄉燦爛的文化,如果沒有父老鄉親的培養,也沒有我。”昨天,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參加第三屆中國(高密)紅高粱文化節時稱自己做得還遠遠不夠。莫言再次呼吁,希望大家的目光盡快從他身上轉移。

“家鄉人一起為莫言慶祝”

昨天一大早,天稍微有些陰冷,但衣著單薄的工作人員正在高密市文體公園廣場上緊張忙碌著,因為他們知道,今年的紅高粱文化節與前兩屆不一樣。“莫言老師的身份不同了,呵呵。”工作人員笑著說。

的確,因為“諾獎”,高密對今年的紅高粱文化節很重視,但又如莫言的低調一樣,此次文化節又刻意保持低調。“不請外地大牌明星,就是讓家鄉人一起為老鄉莫言慶祝。”市委相關人員透露。

今年的紅高粱文化節包括室外活動、展廳展覽、論壇及講座四個部分,共23個項目,將一直持續到11月3日。文化節包含高密民間文藝團體大展演、中國(高密)毛絨玩具展銷會、中國奇石玉器展、中國婚紗服裝展、紅高粱故鄉名吃——高密十佳爐包技藝大賽、高密民間藝術精品展等眾多內容。據悉,高密名吃爐包技藝大賽是首次列入文化節,“高密爐包好吃,但傳統技藝做法正在逐漸消失,所以這次特別設立這個項目。”

“沒有紅高粱就沒有我”

9點半左右,紅高粱文化節開幕,首先致辭的就是莫言。圍著一條圍脖的莫言款款走上台,發言台前立刻被記者們包圍。

“前幾天有個朋友對我說,因為有了莫言,才有了紅高粱文化節,我說這是非常嚴重的錯誤。”莫言說,在他寫小說之前,高密人民已種植紅高粱千百年﹔在他之前,高密父老鄉親已創造了燦爛文化。

“我寫小說,是繼承了高密文化﹔我寫小說,是在向家鄉父老學習的基礎上開始的﹔我寫紅高粱,是因為高密曾經有過一眼望不到邊的紅高粱。”莫言說,如果沒有高密的紅高粱,如果沒有家鄉燦爛的文化,如果沒有父老鄉親的培養和提拔,也沒有他,“這個節日是父老鄉親們的節日,我隻不過在其中發揮了一點非常微弱的作用罷了。”

“我是不太稱職的兒子”

雖然莫言這樣說,但家鄉人都知道,紅高粱文化節的舉辦和他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雖然兩年前莫言並沒獲“諾獎”。“文化節盡管跟我有一點關系,但我發揮的作用很小,我希望大家的目光從我身上轉移開來,去看看高密的文化。”

剪紙、泥塑、扑灰年畫和茂腔等民俗文化一直都是莫言自豪的家鄉文化,但他也呼吁老鄉們多看看外面的世界。“這次來參加咱們紅高粱文化節的還有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大師們帶來的作品,有書法,有繪畫,咱們也好好領略一下高密之外杰出藝術家們杰出的作品,以此提高我們的文化品位。”

近12天來,莫言一直被家鄉人們挂在嘴邊,但他很謙虛:“我做得還遠遠不夠,我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都是一個寫小說的農民,都是高密父老鄉親們的不太稱職的兒子。”

晨報山東高密專電

特派記者 岳亦雷

《紅高粱》將改編成舞劇

晨報山東高密專電(特派記者 岳亦雷)紅高粱文化節自然少不了《紅高粱》的話題,雖然莫言小說中令人神往的紅高粱今天已不在,但記者昨天獲悉,舞劇版的《紅高粱》或將在明年“十一”期間和觀眾見面。

昨天下午兩點,青島市歌舞劇院在高密舉辦發布會,稱莫言的小說《紅高粱》將由青島歌舞劇院改編成舞劇。青島市歌舞劇院董事長黃港介紹說,青島市歌舞劇院去年為准備第十屆中國藝術節而在膠東半島尋找適合改編舞劇的文學作品,最后選定了莫言的《紅高粱》,並於去年就獲得了《紅高粱》的舞劇版權。

“《紅高粱》比較適合改編舞劇,它豐富的色彩和愛情故事都適合用舞劇來表達。”黃港說,“這部舞劇在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上演,能在國家級的藝術節上展示山東,同時為藝術節添彩。”

談起作品再次被改編藝術形式,莫言表示,《紅高粱》作品是1986年問世,至今已26年,先后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有電影,有戲曲,還有話劇,但還沒有改編成舞劇。

莫言稱,他認為改編成舞劇比改編成電影難度要大,比話劇改編難度也更大。因為舞劇除了需要演員外,還需要舞美設計和舞劇的靈魂——音樂,“但青島市歌舞劇院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特別是在音樂上付出了很多,所以我相信他們。”

對於將來的改編效果,莫言說:“雖然小說我是原著,但一旦改變為其他藝術門類,就跟我沒有關系了。比如電影《紅高粱》獲得國際大獎,那是張藝謀的功勞,是姜文、鞏俐和眾多創作人員的功勞,我只是提供了一些原始素材。”同樣,對於舞劇改編的將來,莫言表示“當然希望舞劇版《紅高粱》成為珍品”。

據黃港介紹,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之后,國內有多家演出公司盯上了舞劇《紅高粱》演出版權,並表示要投巨資商議合作事宜,他們均一一婉拒。據了解,目前舞劇《紅高粱》的劇本已編寫完畢,莫言在修改環節也參與了相關討論,或將在明年“十一”期間和觀眾見面。

莫言希望“莫言熱”降溫

據新華社電 10月29日,莫言在記者會上表示,希望“莫言熱”盡快過去,希望大家把對莫言一個人的關注變成對中國更多的作家、更多的藝術創作者的關注。

日前據媒體報道,“莫言醉”的商標可能以稅后1000萬元成交,身價較當年的注冊費1000元躍升萬倍。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很忙,比莫言更忙的是忙於開發莫言、開發他的作品、乃至開發他老家高密和山東的人們。消費莫言、消費“諾獎”已經成了10月以來最熱門的文化產業現象。

首先被消費的是莫言的文學作品。自從獲得“諾獎”后,莫言的各類書籍被搶購一空后全面斷貨,電商一日銷量為上月的兩倍,書城一天能賣4000冊,於是市面上各類出版社乃至盜版商的加印紛紛出籠,目前各地不同版本的莫言圖書多達幾十種,號稱擁有版權的出版方超過15家,但實際僅有三四家獲得了合法授權。

其次被消費的是莫言本人。第一個被消費和踏平的是莫言老家的門檻,莫言文學館二期擴建工程已確定了年內開工,還要限制會員級別。更夸張的是他的作品手稿,10月25日莫言的小說手稿開始在上海展出,而他與四川書商合作的20多萬字的劇本手稿據說一夜價值飆升百萬。

最后,被消費的是關於莫言的一切。借用當地官員對莫言父親的勸說就是,“莫言已經不是你的兒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現在莫言舊居改造已提上議事日程,圖書館、紀念館呼之欲出。然后是文化經濟的升級,山東旅游口號已經快變為“一山一水一聖人一文豪”了,在“文豪故居二日游”光芒映照下,高密街頭的火燒和燒雞都標上了莫言的簡介。最后的高潮是把高密推到輿論風口浪尖的“投資6.7億元弘揚紅高粱文化”的新聞,雖然高密新聞中心及時出面澄清,但也可見名人文化產業的威力,真可謂莫言“得道”,高密“成仙”。

借用莫言手稿中的自嘲:“隻因高密少名人,故將莫言捧上天,但願今后三十年,故鄉能出真聖賢。”目前種種對莫言的消費行為正應了“諾獎”評委會的頒獎詞:“魔幻的現實主義”。

分享到:

(責編:王昕)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