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熱評

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2012年11月10日09:49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摘要: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浦東新區形成了高起點、寬領域、全方位的開放格局,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浦東新區已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征。圖為上海浦東新區

特邀嘉賓

李明星代表 中國企業聯合會副理事長

蔣超良代表 中國農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

胡鞍鋼代表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陳 寅代表 上海市楊浦區委書記

李登海代表 山東登海種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

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我國過去3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我國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涵,是中國當前及未來發展的強大動力,要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從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把握改革開放、堅持改革開放、推進改革開放。

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十六大以來的十年,無論是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還是民營企業的壯大,抑或是外資企業的落戶興業,都有力証明了深化改革開放是解決發展難題、促進企業壯大,更多分享經濟全球化利益的重要因素。”對於中國企業的顯著變化,中國企業聯合會副理事長李明星代表如是評價。

從破產關閉、兼並重組到國有經濟布局結構戰略性調整,從三年改革脫困到做強做優、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在李明星看來,“通過適應市場競爭需求的全方位改革,國有企業在產權結構、經營機制、經濟布局上發生了深刻變化,國有經濟活力、帶動力和影響力明顯增強。”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保証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李明星認為,這將大力改善民營經濟生存環境,有效突破民營經濟發展瓶頸,進一步釋放民營企業的生產力。

“世界經濟正處於深度調整期,我們既要以更有競爭力的機制充分吸納利用全球優質資源,又要以有效的政策體系,支撐我國跨國公司成功開展高水平國際化競爭,促進‘請進來’與‘走出去’良性互動。”李明星代表說。

當前,我國正處於轉型升級的攻堅階段。李明星表示,“我們要繼續深化改革創新,以更完善的市場機制、更健全的創新體系、更協調的競爭與合作機制,促進公有制經濟與其他所有制經濟互相促進、共同繁榮。”

牢牢把握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要求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這既是黨對金融業發展指明的方向,也是金融業自身抵御危機、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農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蔣超良代表指出。

黨的十六大以來,包括農業銀行在內的中國銀行業改革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國銀行業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清醒地看到與十八大報告對銀行業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與建設國際一流商業銀行的發展願景相比,我們任重而道遠。”蔣超良分析認為。

十八大對解決“三農”問題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蔣超良認為,作為一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農業銀行的責任是要緊扣國家發展戰略,進一步找准金融服務“三農”的方向和路徑,努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具體來說,在強農方面,要重點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城鎮化建設、農村大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事業等領域﹔在惠農方面,要完善基礎金融服務功能,增強金融對農村工作的支撐能力﹔在富農方面,支持產業鏈集成度高的農業企業,實實在在地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蔣超良說。

“作為金融機構,我們要牢牢把握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要求。”蔣超良認為,資金在加大對重大項目和重點區域信貸支持的同時,要大力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堅持“有保有壓、區別對待”,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國家鼓勵和支持的產業、領域、環節中,支持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幫助更多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同時,要緊緊圍繞服務和改善民生,加快產品創新,加大消費金融拓展力度,進一步拉動內需增長。

五大方向,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全面現代化。”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代表認為,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不斷豐富,中國未來將全面吹響改革的號角,通過改革解決發展中的瓶頸,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首先是創新發展。胡鞍鋼認為,創新發展是科學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中國改革的不竭源泉。“制度建設更加依靠原始創新,經濟發展更加依靠創新驅動,科技發展更加依靠自主創新,文化發展更加依靠自覺創新,它們共同構成了‘中國創新’。”

其次是綠色發展。綠色發展是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胡鞍鋼提出,要通過深化改革推進循環、低碳發展的生態文明發展之路﹔建設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國民經濟體系﹔建立節約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三是協調發展。胡鞍鋼認為,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的根本方法。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要正確認識和統籌協調涉及全局的重大關系,包括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關系,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化不和諧為和諧。

“共享發展則是科學發展的本質要求。”在胡鞍鋼看來,要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城鄉共同發展,實現地區共同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共創財富,共享社會福祉。

創新驅動發展,改革贏得未來

“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不轉型就沒有未來。不斷深化改革開放,敢於打破傳統束縛,敢於解放思想、善於抓住機遇,才能取得轉型發展的豐碩成果。”在上海代表團駐地,楊浦區委書記陳寅代表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在改革開放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難題,在改革開放中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讓改革開放成果更多地惠及全體人民,這也是楊浦今后謀求更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陳寅說。

楊浦地處上海東北部,是上海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區。區域60多平方公裡曾集聚了60萬產業工人。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進入新一輪城市結構調整期,曾經輝煌的楊浦,高能耗制造業拉動的增長模式無以為繼,工業制造企業從1200家銳減至不足100家。

十六大以來,楊浦一步一個腳印,始終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的道路,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區域內科教人才資源優勢,把科技創新作為城區發展的原動力,推動從工業楊浦向知識楊浦、財富楊浦轉型,走出了一條“三區聯動、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實現了從傳統老工業城區到創新型城區的精彩轉身。2010年楊浦被列為全國首批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區。

“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十八大報告對科學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表述讓陳寅備感振奮,“楊浦有信心貫徹落實好十八大部署,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多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更多依靠城鄉區域發展協調互動,真正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

讓科技成為農業發展的強大引擎

“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這無疑將為我國農業發展帶來新的氣象。”談到報告中關於“三農”問題的論述,山東登海種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李登海代表一臉興奮。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國人多地少,要保証國家糧食安全,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走以科技創新提高糧食單產的道路。”李登海便是這句話的忠實踐行者。40年來,他堅持攻關玉米高產育種和高產栽培技術,先后7次創造我國夏玉米單產最高紀錄,兩次創造世界夏玉米單產最高紀錄。

“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長期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根本出路在於科技創新。”李登海認為,“要在世界農業科技前沿領域佔據重要位置,就必須在基礎理論和良種培育、節本降耗等實用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李登海告訴記者,登海種業目前引進配套了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現代化大型種子加工生產線。“我們要打造亞洲一流的種子加工包裝體系,不斷提升科技創新的市場競爭力,不斷完善和提高種子質量,力爭更好地為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服務。”(本報記者 溫源 顏維琦 曹繼軍)

分享到:

(責編:王昕)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