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說三年前推進醫改是決心大於信心,勇氣多於底氣,那麼,經過三年的改革實踐,新醫改成效遠遠好於預期,為持續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 |
深化醫改是事關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和民生的重大改革,是維護13億人民群眾健康福祉的民心工程。新一輪醫改著力探索符合國情的醫改路徑和體制機制,五項重點任務如期完成,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和明顯進展,基層政府辦醫療衛生機構結束了“以藥補醫”的歷史,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公平性、可及性明顯提高,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老百姓在新機制中得到了真實惠。如果說三年前推進醫改是決心大於信心,勇氣多於底氣,那麼,經過三年的改革實踐,新醫改成效遠遠好於預期,為持續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
開弓沒有回頭箭。醫改取得的成效還是初步的、階段性的。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深層次矛盾日益顯現,難點問題集中暴露,利益調整的難度進一步加大。日前,國務院制定頒布了“十二五”醫改規劃,對今后四年深化改革的目標任務作出了全面部署,醫改的重點難點進一步聚焦,將重點圍繞健全全民醫保、鞏固完善基層醫改和公立醫院改革三條主線深入推進。同時,醫改要從打好基礎向提升質量轉變,從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設轉變,從試點探索向全面推進轉變,社會各界更多地期待暖色調的“十二五”醫改,將給民眾解決更多困難,帶來更多希望。
應該說,“十二五”期間醫改路線圖已經明晰,醫改的共識已經形成,在鞏固三年成果的基礎上,醫改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取得全面突破的條件已經日臻成熟。全面實施“十二五”醫改規劃,必須緊緊抓住醫保、醫藥、醫療三個重點環節。這是深化醫改的三大主攻方向。醫保是基礎,醫藥是關鍵,醫療是根本,必須進一步健全醫保,規范醫藥,創新醫療,實行“三輪驅動”,力爭取得新的更大進展,切實解決群眾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問題,形成病有所醫的制度保障,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在健全醫保方面,要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我國基本醫保制度已經覆蓋總人口的95%,人民群眾看病報銷有了制度保障。要繼續穩定擴大基本醫保覆蓋面,提高醫保補助標准和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醫療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推進基本醫保和醫療救助即時結算。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逐步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的全民醫保體系。
在規范醫藥方面,要穩步推進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建設。通過三年改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的新機制已經建立。要繼續做好鞏固完善工作,堅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投入、補償、人事分配、績效考核以及基本藥物制度集中招標採購等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同時堅持從實際出發,適時完善政策體系,通過完善基本藥物採購制度、規范藥品生產流通秩序,把藥價降下來,把質量保障好。推動基本藥物制度拓展延伸到村和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鼓勵公立醫院優先使用基本藥物,使更多群眾從中受惠。
在創新醫療方面,要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鼓勵多元辦醫。公立醫院改革對醫改全局影響最大、人民群眾最為期盼,是醫改攻堅的重中之重。公立醫院改革的切入點是取消藥品加成,破除“以藥補醫”機制。要按照“四分開”的要求,以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為重點,做好逐步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創新體制機制、推行便民惠民改革舉措三篇大文章,探索走出公立醫院改革的路子。
深化醫改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必須完善相關配套措施,以形成聯動機制和強大合力。要統籌推進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建立醫療衛生和醫保信息系統、抓好人才培養等配套改革。要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醫務工作者講操守、修醫德、正醫風,充分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改革主力軍的作用,更好地為患者服務。要在全社會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優化醫務人員執業環境,完善醫療糾紛處理機制,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目前,醫改已經步入“深水區”,與前三年第一階段醫改方案相比,“十二五”期間醫改顯然是要啃“硬骨頭”。相信隨著醫改實踐和認識的不斷豐富深化,特別是各地因地制宜、大膽探索,中國醫改一定能夠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找到破解世界性難題的成功路徑,向全國人民遞交一份滿意的答卷。(中國改革報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