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葉老說,這個報告篇幅大,內容廣泛,我們要認真學習、反復研讀、深入思考。 |
葉選平代表與本報特派記者一起讀報告。南方日報特派記者 王輝 嚴亮 攝
●南方日報特派記者 胡鍵 謝思佳
徐林 王輝 徐滔 雷輝
老省長葉選平88歲了,是廣東團裡最年長的黨代表。
分組討論第三天,面對南方日報記者採訪請求,葉選平笑著說,退下來之后,還沒有接受過新聞記者的採訪,今天我們一起讀讀報告。
這位廣東改革開放的闖將,參加過八次全國黨代會。他以豐富的人生閱歷、深邃的歷史觸覺,闡述了對報告的理解、對改革的思考和對廣東的期待。
“一個黨沒有指導思想很危險,一個民族也一樣。”葉選平說,從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學發展觀,都是我們黨在不同時期集體智慧的結晶,也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
67年黨齡的葉選平經歷了建國后每一次《黨章》的修改,對黨的建設很關注。他說,報告第十二部分關於黨的建設的論述以及《黨章》的總綱都非常重要,相當於“中國共產黨宣言”,宣示了黨對整個國家發展以及如何組織人民共同實現理想。
盡管多年沒有在一線工作,但葉選平對黨建存在的問題和挑戰依然“耳聰目明”。“剛才有代表提到,各級領導干部都不同程度存在脫離群眾、不‘接地氣’的現象。我覺得這關乎黨性,必須高度重視。一個地區、一個單位的黨委一把手,不僅自身要具備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還要能帶出一支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干部隊伍”。
與葉選平一起讀報告,屬於精讀、細讀、較真讀。葉老說,這個報告篇幅大,內容廣泛,我們要認真學習、反復研讀、深入思考。比如怎麼深化改革、簡政放權﹔比如怎麼減少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比如怎麼克服外需疲軟、充分挖掘內需……
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葉選平認為,這反映了黨的指導思想在與時俱進,在不斷地適應當前形勢、適應人民的新要求。
“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和實踐,確實有一個過程。”葉選平回憶起當年在東北當工人時的情景。“那時候住在工廠宿舍裡,旁邊就是沈陽冶煉廠的車間,煙囪裡的煙都是黃色的,一打西風都吹到我們宿舍來,熏得眼睛都睜不開。那時對廢氣、污水和垃圾的處理還不太當回事。”
1985年至1991年,葉選平擔任廣東省省長,為廣東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說起這段時光,葉老謙虛地擺擺手,“做了一些工作,但也給后任省長留下不少包袱和難題”。
他接著說:“那時候我們對環境保護依然重視不夠,為了‘先把經濟搞上去’,不知不覺地付出了沉重的環境、資源代價。以前出門經常坐火車,回到廣東境內,就看到河涌裡沒有清水,全是黑的。后來也逐步意識到這是個問題,但還沒有那麼有力的科學發展指導思想,還沒有強調‘不能犧牲環境來發展經濟’。”
葉選平說,報告給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提出把科學發展觀作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個意義是根本性的。
與葉選平一起讀報告,感受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感受改革家的務實精神,感受廣東人的樂觀與堅定。
臨別時,葉老幽了一默:“好漢留名。”他請記者們親筆簽名以作留念,並與大家一一握手告別。
“您的手掌還這麼有力啊!”
葉老笑答:“別忘了,我是鉗工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