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記者從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對濕地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部門之間分歧較大,還有待於進一步溝通與協調。 |
濕地保護條例8年難成正果 擬出規章暫“解渴”
我國濕地保護立法、特別是濕地保護國家層面的立法,一直為社會有關方面及公眾所矚目。如今,當大約始於8年前、數易其稿的國家層面的濕地保護條例還被翹首以待時,國家林業局轉而尋求部門規章的出台,既顯示了濕地保護對法律支持的急迫性,也再次透出國家濕地保護條例出台的艱難與時間上的暫無定期。
11月13日,本報記者從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對濕地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部門之間分歧較大,還有待於進一步溝通與協調。
用該中心一位人士的話說:“在條例出來之前,搞個部門規章先用著。濕地保護管理急需法律依據,有總比沒有好。”這也許就是國家林業局起草《濕地保護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的原因。
濕地面臨諸多威脅
即使讀者對濕地所知甚少,也可能耳熟於對其“地球之腎”的比喻。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的濕地,以其獨特的生態功能,在調節氣候、淨化水質、保護物種、淨污除垢、蓄水防洪、抵御災害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中國濕地面積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佔全球濕地的10%。在各地各部門的努力下,目前我國已建有各級濕地自然保護區550多處,國際重要濕地30余處。國家和地方濕地公園200余處。
但我國濕地保護狀況並不樂觀甚至頻頻“告急”。即使是較為樂觀的官方數據,也稱隻有約一半的自然濕地受到了較為有效的保護。
今年2月2日“世界濕地日”當天,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發布報告指出,30年來,我國濕地自然保護區內濕地面積總體呈下降趨勢,總淨減少面積8152.47平方公裡,佔全國濕地總淨減少量的9%。
國家林業局一位官員曾表示,在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的形勢下,我國濕地遭受著開墾與改造、污染、泥沙淤積和水資源不合理利用等諸多威脅。濕地生態退化趨勢仍在繼續。一些地方濕地面積在不斷減少,或是面積未減少,但濕地效益和功能仍在下降。大量的改變濕地功能、用途的不合理利用活動不但得不到有效控制,而且在繼續加劇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