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為台灣打開的出路不僅通往大陸,也通往世界。台灣產業借重大陸‘十二五’商機拓展大陸內需市場,進而實現‘全球連結’,正在轉化為現實。ECFA的推進還將有效激發兩岸經濟合作的動能,創造‘1+1>2’的效應。”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所所長石正方說。ECFA生效兩年來,有力促進了兩岸貨物貿易規模持續擴大,加速了兩岸服務貿易自由化進程,帶動了兩岸產業合作發展,不僅為兩岸經濟關系正常化、自由化提供了機制性保障,也對擴大兩岸經貿往來,促進兩岸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在兩岸特別是台灣獲得良好經濟社會效益,得到大多數民眾的肯定與支持。
在貨物貿易方面,據大陸海關的統計,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大陸自台灣進口適用ECFA早收計劃優惠關稅產品約87.2億美元,關稅優惠約26.3億元人民幣﹔據台灣方面統計,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台灣自大陸進口適用ECFA早收優惠關稅產品約14.68億美元,關稅優惠約3882萬美元。以上數據表明,盡管全球經濟持續下滑,但ECFA早收項下台灣產品對大陸的出口卻逆勢快速增長,充分體現出ECFA早收對台灣產品出口大陸的促進作用。
在服務貿易方面,雙方在金融及非金融領域等多個服務業部門間的合作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包括有3家台資銀行獲准在大陸籌建分行並已經開業,另有3家台資銀行大陸分行獲准辦理大陸台資企業人民幣業務,有2家大陸銀行台北分行也已經開業。
“莫拉克”風災幾乎毀掉台灣整個石斑魚產業,但不到兩年時間,台灣地區又重奪“石斑魚養殖王國”的美譽。現在,全球石斑魚的價格由台灣主導,堪稱是最受惠於ECFA的產業。台當局農業部門官員沙志一說,ECFA早收計劃讓石斑魚產業得以“貨暢其流”,業者直接把魚運到大陸去,成本大幅減少,而台灣的石斑魚質量又好,也因此帶動產地石斑魚價格飆升。沙志一說:“過去平均每公斤180元新台幣到200元新台幣之間,今年已經達到380元新台幣。”
從今年1月1日起,台灣茶葉出口大陸進入零關稅時代,台灣茶商加速“登陸”,搶灘市場,文山包種茶、高山烏龍茶、東方美人茶等成為大陸消費者的最愛。阿裡山茶葉協會會長薛文鎰介紹,阿裡山高山茶、台灣凍頂烏龍等台灣茶在大陸市場的銷量近年來增長很快,阿裡山茶葉協會有到大陸設立辦事處的打算。台灣南投縣鹿谷鄉凍頂茶業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林昭雍介紹,合作社有2000多公頃茶場,每年的凍頂烏龍茶有將近一半銷往大陸市場。產自台灣的“紅玉”紅茶,也基本上被大陸市場消化。
除了越來越多台灣茶利用ECFA協議簽訂后的關稅優惠政策“登陸”外,越來越多的台商也通過在大陸開辟茶園來引進台灣茶種植。僅在福建漳平,就有多達40家台灣茶企落戶,建成最大規模的台灣高山茶生產基地,並將加工后的茶葉返銷台灣。另一方面,大陸茶產業也抓住這一機遇,努力拓展台灣茶葉市場,如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就在台灣成立高山茶葉生產基地,佔地480畝。這是大陸企業首次在台開設茶葉種植基地,並將台灣凍頂烏龍引進大陸市場。
台灣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林秉彬說,ECFA對台灣中小企業有非常正面的影響。一方面,ECFA早收清單中的商品,大多數惠及的是中小企業,而且是傳統產業﹔另一方面,ECFA能帶動更多台灣中小企業到大陸發展。目前台灣共有中小企業123萬家,約佔全部企業數量的98%,提供了約78%的就業崗位。中小企業從ECFA獲益,不僅讓這些企業的員工得到好處,也刺激了島內就業。
ECFA的意義,不只是兩岸產業靜態上的優勢互補,更在於動態上的科學整合。ECFA給兩岸民眾帶來的最大福祉不是關稅降低,而是整合后的區域合作,共同在全球產業分工中佔據有利位置。唯有如此,兩岸才能如連戰先生所言,兄弟聯手賺世界的錢。兩岸經合會台灣方面首席代表卓士昭說,中國大陸已成為台灣最大的貿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場、第二大進口來源,2011年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達787.7億美元,如果沒有這787.7億,台灣的對外貿易逆差將逾520億美元。卓士昭稱,ECFA讓兩岸從單向自營走向雙向競合,有助於優勢互補、提升競爭力,達到互利雙贏。台灣區工具機公會理事長卓永財表示:“目前來看,ECFA的效應更在於消除兩岸業界心理距離,兩岸業者可以因此團結起來,共同做好做大。”
ECFA為兩岸經貿合作搭建了一個總體框架,規劃了一個全面的目標。在ECFA的后續協商方面,2011年以來,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已經舉行了3次會議,推動ECFA后續協商全面展開並取得積極成果。目前,兩岸投保協議和海關合作協議已經簽署,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爭端解決等后續協議的商談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相信隨著ECFA的繼續實施及后續協議的簽署落實,將給兩岸民眾帶來更大的利益。(本報記者 吳亞明)
轉自:人民網——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