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

姚洋:2020年小康社會后,經濟風險會更大

2012年11月22日11:01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摘要:中國政府對企業的海量補貼在短期內不會出現大的問題,但2020年后當中國人均GDP達到1.2萬美元(按現在的價格計算)后,風險就會日漸明顯。中國或許會像許多其他國家一樣,徘徊在這個水平上,難以繼續發展。這就是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問題。

中國經濟2020年前保持8%的增速比較容易

經合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都做了2016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美國的預測,引起了一些關注。這個預測用的購買力平價指標,考慮的是真實收入。學界對購買力平價的爭議比較大,因為這要看採用的價格水平,如果價格水平用差了,結果會差很遠。IMF的物價抽樣集中在城市,而中國農村的物價略低,因此價格水平不見得准確。由於物價的抽樣難,估算就難,所以可靠性差。要做跨國比較的話,用現行的匯率比更可靠,而且一目了然。

總的來看,中國的經濟增速保持在8%是比較容易的。今年的GDP增速減緩大體有兩個因素,一是出口增速下降,另一個是房地產增長減速,主要是政府政策調整導致的。這兩者對GDP增速影響各佔1個百分點。所以說,今年的較低增長是短期因素造成的。

未來中國出口增長速度穩定在10%非常有可能,這也將是中國出口的一種新常態,這一數字略高於世界7%的平均水平。至於房地產,隻要政策放開就會上去。因此達到8%的增速很容易。按照中國增速8%,加上考慮到通貨膨脹和人民幣升值的因素,我國的名義GDP在2020年超過美國沒有問題。十八大報告提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會,居民收入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番,隻要保持7%的增長速度就能實現。

政府補貼企業太多,不應再維系下去

盡管短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長不會有太大問題,但中國經濟模式的危機已顯現,即政府與資本的結盟愈來愈緊密,長期下去會出問題。政府大量資金在補貼企業。一個不成文的慣例就是政府應該補貼生產。這讓資本受益,結果肯定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導致財富從家庭部門轉移到了企業部門,且轉移的數量巨大。比如,政府通過利率的管制向儲戶征收通貨膨脹稅。2011年中國的通貨膨脹率為5.4%,一年期存款利率由2.75%調整到3.5%,一年下來的通貨膨脹稅就是1.5萬億,而受益者是企業、銀行和政府。

目前中國政府很多補貼是浪費掉的。比如某汽車企業今年上半年60%的盈利都是靠政府補貼,一些國企更是躺在政府補貼的懷抱裡。再比如新能源汽車,尤其是對電動汽車的補貼很高,背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利益集團左右了政府決策。未來汽車的技術路徑應該是什麼?我們需要先搞清楚。以目前得到政府大量補貼的光伏產業為例,其實中國的光伏企業並未掌握核心技術,只是在做低端部分的硅片生產,利潤越做越低,而且都是高污染、高耗能的部分。歐洲對中國光伏產業征收反傾銷稅,倒是可以讓我們好好思考一下,繼續這種吃力不討好的產業是否真的合算。中國的高新技術花費了巨額的投入,肥了少數人,最后可能發現路走錯,投入完全打水漂。

政府大量補貼企業主要出於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推動GDP的增長,二是搞技術研發,三是計劃經濟的慣性,四是利益集團在利用政府官員的上述想法,從老百姓口袋裡撈錢。中國政府與資本的結盟可以說是主動性的,不像其他國家的政府是被動地被資本左右。

高新技術需要做無數試驗,失敗概率很大。政府與少數企業的結盟將促使失敗概率變得更大。技術革新得讓市場去做。中國要在技術方面趕上美國,必須先學美國的做法。美國政府的投資通常放在最要害的技術(如核能)和基礎研究領域。

中國政府對企業的海量補貼在短期內不會出現大的問題,但2020年后當中國人均GDP達到1.2萬美元(按現在的價格計算)后,風險就會日漸明顯。中國或許會像許多其他國家一樣,徘徊在這個水平上,難以繼續發展。這就是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問題。

補貼企業創新,不如補貼教育

如果中國未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話,另外一個重大原因是中國的教育落后。中國目前過於注重正規教育、高等教育,忽視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目前我國在推動農村的職高技術教育方面並不成功,原因是職高教師要有實際經驗,專業要適應市場要求,多數中西部的職高根本做不到這一點。長期關注中國教育問題的斯坦福大學教授羅思高的調查發現,中西部職高一年級學生的成績還不如他們入學時的水平。他建議中國應普遍開展普高教育,有能力的再去接受職高教育。

政府與其補貼企業的技術創新,不如補貼教育。首先,可以考慮全面推行普通高中教育,從9年義務教育推廣到12年義務教育。然后,有一個高職教育規劃,將高職教育當作大學教育來辦。第三,中國有1.6億新工人,他們中的80%教育水平在9年以下。而未來20年內,他們依舊將是中國勞動力大軍的主力。以他們的技能水平,無法勝任中國的技術升級。因此在崗培訓非常必要。如今私營企業根本不管,怕培訓完后工人跑掉了。這部分的工作必須由國家來做。

政府的投入隻有放在“人”身上,才能產生持久的增長動力。一些官員沒有意識到這點,因為教育回報要多年后才能完全顯現出來。實際上,對人的投資回報遠遠超過對某個技術和企業的投資回報,並且教育投資的價值將傳遞給下一代。可以說,對人的投入怎麼強調都不夠。不可想象,一個國家50%-60%的年輕人教育水平不到9年,人均收入能達到美國的一半。如果能,那將隻會少數極其富有。這不是我們想要的。中國經濟奇跡是中國人民創造的,而奇跡的延續更是要依靠人的力量和價值。在中國經濟從低端制造邁向高端制造的過程中,對人的投入跟不上,“中等收入陷阱”就可能真的到來。▲(作者是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到:

(責編:王昕)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