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熱評

誰制造了中餐館丑聞?

2012年11月30日09:37    來源:海外網        字號:
摘要: 層出不窮的中餐館中毒事件、狗肉謠言,最后被証明子虛烏有,純屬誹謗。這並不意味著中餐館可以自此脫責。事件的出現本身就折射出中餐業的無序競爭及存在的弱點。如不正視,受損害的是中華餐飲的名譽及經濟利益。

  

層出不窮的中餐館中毒事件、狗肉謠言,最后被証明子虛烏有,純屬誹謗。這並不意味著中餐館可以自此脫責。事件的出現本身就折射出中餐業的無序競爭及存在的弱點。如不正視,受損害的是中華餐飲的名譽及經濟利益。

  據意大利歐聯通訊社11月27日報道,意大利女歌手中餐館中毒身亡案於近日告破,中餐館洗清冤屈,但負面社會影響依然持續,許多當地人不敢前往中餐館就餐。

  中餐館信任危機

  一個月前,一位60多歲的意大利著名女歌手在一家中餐館就餐。在就餐過程中,女歌手突然感到腹部不適便返回家中,幾天后不幸病逝。

  歌手親屬認定死因是在中餐館食用了不潔的意大利海鮮貽貝,疑為食物中毒造成了老人意外死亡。

  當地媒體在事實未清之時,對此事件“火上澆油”,妄加評論並大肆渲染,有的媒體稱中餐食品衛生靠不住,中餐館涉嫌謀殺意大利人。一時間意大利中餐業陰雲密布,餐飲生意一落千丈。

  類似的“中餐館信任危機”不僅出現在意大利。去年,英國約克郡生意最興隆的中國玫瑰粵菜館就被誣陷出售狗肉。英國本地媒體跟風炒作,多則關於“中餐館使用貓肉狗肉”的謠言四散,令一些在英中餐館生意受損。

  2011年4月,西班牙多家電視媒體也炮轟中餐館,稱馬拉加中餐館屠狗做餐。

  2009年,法國電視二台的節目以“亞洲餐”為題做了一項調查,僅僅通過對個別華人地下食品加工廠的暗訪,就得出華人外賣店80%食品不符合衛生標准的結論,把臟亂差與華人餐館相聯系,對中餐業整體形象惡意抹黑。

  幾年前,一家英國著名媒體《衛報》曾指出,認為中餐是垃圾餐的論調在西方盛行。而如今,這種論調並沒有改變。

  “丑聞”因何而起

  一直以來,海外中餐館的形象問題,包括廚房衛生不達標、部分食品存在隱患、作坊式管理良莠不齊等成為海外媒體關注的焦點。中國璀璨的餐飲文化博大精深,怎麼會被阿貓阿狗、不潔貝類之類敗壞而黯然失色呢?

  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院長、華僑華人問題研究專家庄國土教授認為,海外中餐館被當地社會指責和詬病並產生信任危機,並非這幾年,從李鴻章時代就開始了。除中國人外,國外的中餐館基本上是作為廉價餐飲被外族人消費。

  中餐館廣受詬病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衛生狀況差。這與華人、特別是華人新移民的衛生習慣本身不佳有關。意大利社會早就批評中餐館的衛生狀況。基於對中餐館衛生和其他方面的成見,一有中毒事件發生就習慣性歸咎於中國餐館。也如日本的中餐館,最被詬病的就是衛生。

  文化的差異也造成了偏見。“文化不同產生不同食材。有些食材為西方或東亞以外的民眾所不樂於接受,有些食材則是宗教文化所忌諱。如狗肉即是如此。”庄國土認為。中餐館食材無所不包,這與國外大多數民族食材來源相對集中於幾種食物形成反差。

  經濟利益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因素。在國外,中餐業經營時間太長而被同業或服務業同行所不樂見,也為當地習俗所嫌棄乃至被法律所禁止。

  “丑聞”終結者

  在英國中餐“貓肉、狗肉”誹謗事件出現后,有海外媒體認為,海外中餐館亟須增強公共危機意識來化解危機,通過主動與政府機構溝通,在媒體發表聲明來處理問題。

  對此,庄國土有不同看法,他認為這隻能收一時功效,不能治本。“這是以國內慣用的‘加強宣傳’手段來改變公眾的看法和思維,這在海外很難奏效。”

  如何終結丑聞,專家認為,應該在食材選擇和供應上尊重當地習俗,不要為了小利而偷偷摸摸供應讓當地民眾厭惡的食材或採用不當的烹飪方式(如:活殺活吃),損失主要客源。

  另外,最重要的是在自覺遵守衛生法規前提下確實提高衛生水平,尤其是廚衛。日本餐館的誠信天下無二,與日本人的信用,尤其是其衛生有莫大關系。

  改變中國人習慣的賺快錢方式也是必須的。須知在國外,誠信就是金錢。 

分享到:

(責編:王昕)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