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扎一下手指,就知道孩子缺不缺鈣——絕大多數城裡孩子都做過這樣的檢測。然而,業內人士卻坦言,查血鈣是最“坑爹”的體檢項目,人體隻有1%的鈣在血液中,身體的自我調節會保持血鈣值相對恆定,身體即便“缺鈣”也很難在血液中得到體現。 |
扎一下手指,就知道孩子缺不缺鈣——絕大多數城裡孩子都做過這樣的檢測。然而,業內人士卻坦言,查血鈣是最“坑爹”的體檢項目,人體隻有1%的鈣在血液中,身體的自我調節會保持血鈣值相對恆定,身體即便“缺鈣”也很難在血液中得到體現。
明知結果不靠譜,為何還要開展檢測?創收是重要原因。目前國內微量元素檢測的內容主要包括銅鋅鈣鎂鐵鉛。除血鉛外,所謂的微量元素檢測除了有經濟意義外無任何臨床意義。據調查,我國各地微量元素檢測基本都是自費,一次檢查五項(除鉛外)費用低的40元左右,高的近100元。更令人擔憂的是,拿不靠譜的檢驗結果去指導用藥,其中潛藏隱患。如補鈣過量會高鈣血症、臟器組織鈣化等,鋅過量則會導致孩子胃腸道不適。
其實,早在2009年,衛生部就專門發文要求:“除血鉛檢測外,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不得開展其他重金屬和類金屬的臨床檢測,不得出具臨床檢測報告。”這一規定在現實中明顯遭遇“軟執行”。
衛生部門應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管,規范其診療行為,廢棄不合理、不科學的檢查﹔醫生要有正確意識,要負責任,合理開出各種檢驗申請。此外,相關部門還應嚴格監管補充微量元素藥品、保健品的不實廣告宣傳,以免公眾被誤導。 (宗 文)
朱慧卿作 (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