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報》12月3日文章 原題:等待反腐的另一隻鞋子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進一步重申了反腐敗的重要性,向人們展示了執政黨反腐敗的決心和信心。彷佛是為了響應黨中央反腐敗的號召,互聯網絡的使用者通過互聯網絡,接二連三曝光腐敗分子的信息。現在人們都在等待反腐敗的另一隻鞋子,不知道哪一位領導干部會成為互聯網絡使用者關注的對象。這種獨具中國特色的反腐敗現象,一方面反映出公眾反腐敗的高度熱情,另一方面也充分反映出中國社會轉型時期所面臨的特殊問題。
網絡曝光揭出灰色收入
互聯網絡反腐敗的確可以讓黨政領導干部人人自危,但這對於維護執政黨的公信力並無益處。換句話說,互聯網絡反腐敗是典型的有罪假定,不管被曝光的黨政領導干部是否真正涉嫌腐敗,隻要在互聯網絡上被公開展示,那麼,其政治前途就可能會被葬送。所以,我們在歡呼互聯網絡反腐敗勝利的同時,還應該看到互聯網絡反腐敗的局限性,防止這種群眾運動走向它的反面。
筆者之所以對互聯網絡反腐敗不是太樂觀,是因為互聯網絡反腐敗存在致命的缺陷。互聯網絡反腐敗很容易將新聞事實等同於法律事實,把反腐敗變成一種純粹意義上的新聞審判。眾所周知,中國目前黨政領導干部的實際收入與名義收入相差極大,如果採用挂一漏萬的方式,對某個黨政領導干部發起攻擊,往往會百發百中。其中的道理非常簡單,黨政領導干部的實際收入通常都大於名義上的收入,如果互聯網絡發起反腐敗的運動,將黨政領導干部的實際收入或者實際財產公布出來,那麼,會將這些領導干部置於十分尷尬的境地。如果如實說出財產的來源,有可能會觸犯國家的法律,但是,如果不如實說出自己的灰色收入,那麼,將會被直接推上新聞審判席,接受公眾的審判。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由於我國還沒有實行完整意義上的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因此,那些被曝光的黨政領導干部,很可能會成為特殊的犧牲品──他們會因為被別有用心的人所關注,而被追究法律責任。
正如海外一位學者所指出的那樣,當前中國的黨政領導干部實際上是在走鋼絲,高明的黨政領導干部會通過各種平衡手段,將自己的收入隱藏起來,從而贏得公眾的信賴,而那些不太高明的黨政領導干部如果遭到公眾的舉報,得不到上級領導的保護,那麼,很可能會身敗名裂。
部分學者認為互聯網絡反腐敗可以加快公務員財產申報的步伐,從而使公務員真切地意識到,財產申報制度不僅僅是一個監督公務員的制度,同時也是一個保護公務員的制度。在這些學者看來,互聯網絡反腐敗可能會形成一種倒逼機制,它促使執政者未雨綢繆,及時公布公務員的財產狀況,從而使絕大多數公務員免於恐懼。
網絡反腐忌選擇性執法
這種想法有些過於天真。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或許能在普遍意義上保護執政團隊,但是,面對公務員實際收入與名義收入不相匹配的現象,執政者還應從長計議。說到底,公務員必須養家餬口,如果公務員依靠正當的收入不足以維持正常家庭成員生活問題,那麼,這說明我國的公務員薪酬制度存在問題。隻有改善公務員工資結構,讓公務員依靠自己的工資收入可以過上相對體面的生活,他們才能做到安居樂業。
現在中國的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面臨兩難──如果實行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那麼,絕大多數公務員的實際收入將大白於天下,公務員將成為眾矢之的﹔如果不實行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那麼,互聯網絡上的曝光信息,將會讓那些被關注的黨政領導干部中箭落馬。建立公平合理的公務員工資收入體系,或許是公務員財產申報的基礎和前提。
筆者不是鼓勵高薪養廉,但是,目前中國公務員薪酬制度實際上是在默許和暗示公務員獲取灰色收入。中國的歷史經驗教訓表明,如果公務員的工資收入太低,那麼很容易滋生腐敗問題。公務員財產申報隻不過是反腐倡廉的第一個環節,如果不解決公務員制度改革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那麼,另一隻鞋子早晚會落地。筆者的意思是,互聯網絡反腐敗也不能選擇性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