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食品包裝行業交流發布會上,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發布2012年《中國紙質餐飲具質量情況追蹤調查報告》及《一次性塑料餐飲具質量情況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生產日期為8月以后的碗裝方便面的抽查中,統一、康師傅、今麥郎等方便面包裝(外層內層)使用的是非食品級用紙,不符合《紙碗》國家標准中“紙碗不應使用回收原材料”的要求。 |
食品外包裝“熒光門”事件在年末又一次上演。
昨日(12月20日),據媒體報道,在食品包裝行業交流發布會上,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發布2012年《中國紙質餐飲具質量情況追蹤調查報告》及《一次性塑料餐飲具質量情況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生產日期為8月以后的碗裝方便面的抽查中,統一、康師傅、今麥郎等方便面包裝(外層內層)使用的是非食品級用紙,不符合《紙碗》國家標准中“紙碗不應使用回收原材料”的要求。
隨后,《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致電康師傅、今麥郎等企業。康師傅相關負責人表示,問題事件發生在未有與食物直接接觸的外層包裝上,產品沒有問題﹔而今麥郎總裁助理侯興福也表示,該報告是重新炒作8月份的“熒光門”事件。截至發稿時,統一新聞發言人楊壽正手機一直無人接聽。
方便面外包裝被指使用“廢紙”
近日,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調查小組在北京地區超市內隨機購買了6個品牌的碗裝方便面,分別為中糧五谷道場酸湯老鴨面、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面、辛拉面辣白菜拉面、白家麻辣燙方便粉絲、康師傅香辣牛肉面以及今麥郎上品紅燒牛肉面,且生產日期均為2012年8月以后。
隨后,該調查小組分別對上述6個品牌方便面碗的外層內側進行熒光測試。試驗顯示,在熒光照射下,6個樣本均呈亮藍色熒光,即使用的是非食品級用紙,不符合《紙碗》國家標准中“紙碗不應使用回收原材料”的要求。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表示,方便面桶、奶茶杯等紙質容器外層紙之所以熒光性物質超標,很有可能是使用了非食品級用紙,甚至有可能是廢紙。
碗裝方便面的“熒光門”事件已不是第一次。
今年8月初,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對方便面外包裝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大多雙層的紙質樣品的外層熒光性物質,均不符合食品用紙標准中規定的100平方厘米紙樣中最大熒光面積不得大於5平方厘米的要求。在不符合食品用紙標准規定的廠家中,今麥郎、康師傅等企業名列其中,而此次康師傅、今麥郎卻再次出現。
康師傅:內層包裝沒有問題
不過,上述企業卻不這麼認為。康師傅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方便面包裝有兩層,與食物直接接觸的隻有內層,外層是不與食物接觸的。
按照我國 《食品包裝用原紙衛生標准》(GB11680-89)規定,直接接觸食品的原紙中鉛、砷、熒光性物質、脫色試驗、大腸菌群和致病菌等項目是有衛生指標的,但食品包裝外層材料不適用於該標准。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方便面、奶茶等食品用紙杯、紙碗產品一般為雙層淋膜產品(如聚乙烯),與食品直接接觸的紙材料部分應符合 《食品包裝用原紙衛生標准》(GB11680-89),淋膜材料應符合相應標准。食品包裝容器的外層材料應避免和食品直接接觸,並採取措施防止熒光性物質遷移到食品。
康師傅相關負責人表示,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的檢測結果,即含有熒光性物質,僅僅是不直接接觸食品的外包裝。而康師傅的內側包裝並沒有問題,檢測外包裝含有熒光性物質是沒有意義的。
同時,今麥郎總裁助理侯興福也表示,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只是“重提舊事”,並無意義。對於涉及其中的統一企業,其新聞發言人楊壽正的電話則一直無人接聽。
董金獅則表示,紙質容器外層紙超標的熒光性物質等,可能會通過口、皮膚等途徑進入人體或滲入到食品中,有害物質長期積累將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而且,消費者吃方便面一般用開水沖食,面桶最內層的PE膜遇到100℃的高溫時,大量油脂很可能溶於面湯中。人在用方便面碗喝湯時,面碗外層與人的手、嘴直接接觸,因此有害物質可能入口。
“目前我國紙制品標准中,並未對紙桶外層有明確要求,一些檢測機構一般也隻檢測與食品直接接觸的內層紙的熒光性物質含量。”董金獅稱,因此企業為降低成本,很容易在外層使用非食品級紙。
公開資料顯示,由於方便面碗結構的特殊性,生產企業一般將其分為兩層,即內層紙碗和外層碗貼。由於生產和包裝過程的差異性,有些面碗企業生產出的成品,僅為內層紙碗,該紙碗符合國家標准,但紙碗的外層碗貼是否符合標准尚不明確。
董金獅認為,這也是導致現在方便面碗市場混亂現狀的原因。同為紙質餐飲具,同樣會直接接觸人嘴,《紙杯》、《紙碗》國家標准對印刷的要求卻不盡相同,國家相關部門應盡快對相關標准進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