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

曲折的醫療環境

來自聯合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醫療救治點的故事

2013年01月08日10:25    來源:海外網        字號:
摘要:“中國醫生的勤奮努力和出色工作,為南黎人民帶來了福音。”這是聯合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年度報告,給予中國維和部隊軍醫的高度評價。“聯黎部隊的年度報告,38個出兵國維和分隊都可以看到,但中國軍醫克服的種種困難,卻鮮有人知。”中國第十批赴黎巴嫩維和工兵營營長黃艾俞上校感觸地說。

 

聯合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醫療

利巴倫維和部隊李強

醫療救治,讓中國醫術為當地群眾扶平瘡傷。

醫療救治,讓中國醫術為當地群眾扶平瘡傷。李強 攝

“中國醫生的勤奮努力和出色工作,為南黎人民帶來了福音。”這是聯合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年度報告,給予中國維和部隊軍醫的高度評價。“聯黎部隊的年度報告,38個出兵國維和分隊都可以看到,但中國軍醫克服的種種困難,卻鮮有人知。”中國第十批赴黎巴嫩維和工兵營營長黃艾俞上校感觸地說。

中國工兵營在黎南部辛尼亞、日不肯、庫雷拉三個村庄開設了醫療救治點。“到醫療點巡診的路像是擰麻花。”駕駛員吳永佳略帶抱怨的講起曲折凸凹的巡診路。“人坐在車裡像是坐彈簧,稍不注意就會與頭撞到車頂。”有幾次雨天巡診,車子陷進泥坑,醫生不得不背著醫藥箱步行到醫療點。任務區局勢復雜,潛在的安全威脅大,聯黎規定,醫療隊巡診要經常變換出行路線和出行時間,避免規律的路線和時間被“別有用心的人”掌握。醫生黃建華說,中國營營區到達日不肯醫療點,最短線路約半個小時車程,有時候他們不得不繞道行駛另辟蹊徑,一趟下來得一個多小時。半年時光粗略算來,在任務區巡診多跑了幾千公裡路。

與曲折的行路有些相似,說句話也要拐三道彎。醫生與當地患者交流就是拐著彎說話,先把漢語轉換為英語,再轉換為阿語,附加“手語”,患者才能明白。“這樣的境遇,維和友軍同樣遇到,但是我們營裡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較好的克服了這個問題。”政工副營長李春年中校說,營裡開設了阿語培訓班,把常用醫療短語編輯成漢語與阿語對照版本,打印出來隨身攜帶,既便於應急又方便記憶﹔依托駐地辛尼亞小學開辦了一個漢語學習班,人數有增無減,熱度持續升溫。效果很明顯,半年下來,軍醫們已經掌握了常用阿語,診治病人基本不需要翻譯。不少常用漢語,當地群眾已經明白其意。

讓阿拉伯人接受傳統中醫療法,同樣有一些曲折的經歷。庫雷拉村男子伊卜拉罕風濕性頭痛每逢雨季就發作,醫生黃建華為他針灸治療。第一次見醫生把數根銀針刺進肉裡,他嚇得面如土色,頭搖的似撥浪鼓跳下病床。任憑醫生怎樣說,他都不願意接受這種療法。后來,黃醫生親自試針扎自己,示范給他看,才勉強讓他回到了病床。“自己試針,已經成了家常便飯。這樣患者才能信任我們的治療。”黃醫生微笑著說。三個療程后,伊卜拉罕的病痛明顯好轉,而且還成了針灸療法的“活廣告”。起初像針灸、推拿、拔火罐等當地群眾不易接受的中醫療法,后來親身體驗后無不嘖嘖稱奇。神奇的中醫療法在聯黎部隊早就傳開,經常會有聯黎維和友軍慕名前來求醫問藥。

目前,中國工兵營累計診治病人約4200人次。庫雷拉村村長賈馬爾•施布利感激地說,群眾們有個頭痛腦熱,就會找中國醫生,中國醫生總能讓他們有求必應、藥到病除。

分享到:

(責編:王昕)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