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強國,必然是海洋強國。關注海洋,就是關注中華民族的千秋基業。我國由於受農耕文化的深刻影響,社會普遍缺乏海洋意識。明朝雖有過鄭和下西洋這一“有史來最光焰之時代”,但正如梁啟超所嘆,“而我則鄭和之后,竟無第二之鄭和”。在片帆寸板不得出海的旨令下,中國走向遠海大洋的征帆從此擱淺百年。 |
原標題:島鏈不是發展的“鎖鏈”
在北京參加黨的十八大時,因為特殊的身份,不少記者問我關於建設海洋強國、關注海洋安全等方面的內容,也促使我產生了一些思考。
世界強國,必然是海洋強國。關注海洋,就是關注中華民族的千秋基業。我國由於受農耕文化的深刻影響,社會普遍缺乏海洋意識。明朝雖有過鄭和下西洋這一“有史來最光焰之時代”,但正如梁啟超所嘆,“而我則鄭和之后,竟無第二之鄭和”。在片帆寸板不得出海的旨令下,中國走向遠海大洋的征帆從此擱淺百年。
當前,我國經濟已發展成為高度依賴海洋的外向型經濟。每年約有90%以上的對外貿易額是通過海上運輸實現的。“財富取之海洋,危險亦來自海上”。未來一個較長時期,我國安全威脅主要來自海上。僅去年初以來,菲律賓挑事黃岩島,日本上演“購買”釣魚島鬧劇,越南立法將中國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包含在所謂越南“主權”和“管轄”范圍內,東海南海一時間暗流涌動。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和海外利益,任重而道遠。一位西方戰略學家的名言應引起我們的警醒:“沒有海軍,我們在緊要關頭所表達的國家意志也就僅僅成了一個泥足巨人所做的笨拙無用的姿態而已。”
建設海洋強國,必須有強大的海軍力量做后盾。人民海軍隻有形成強大的遠海防衛作戰能力,才能為維護國家的海洋權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第一島鏈、第二島鏈,不應是束縛海軍發展的“鎖鏈”,而應是走向遠海大洋的“航標”。近海內,要能守得住,拿得下,堅決捍衛我國海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遠海,要能出得去,護得住,沖破島鏈束縛甚至嚴密封鎖,具備牢牢維護我國海外經濟利益和戰略通道暢通的實力。
作為第一代中國航母人,全艦官兵備感使命神聖、責任重大。我們要以順利完成交接入列和艦載機著艦起飛為新的起點,持續興起大抓軍事訓練熱潮,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加快推進戰斗力建設,確保早日形成遠海作戰能力,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海軍遼寧艦政委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