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留學期間不論是繁重的學業或是艱辛的工作,都只是一種外在環境帶來的瞬間壓力,環境可能會不斷改變,隻有想家是不變的。 |
趙婧(左一)和父母在一起
2009年,23歲的趙婧赴日本大阪產業大學經濟學部學習。在經歷以孤寂、艱辛為伴的留學生涯后,趙婧心中多了一份牽挂。這份牽挂,在留學期間從未間斷,讓趙婧越念越深,又難以言明。
2010年,趙婧回國工作。2011年春節將至,趙婧憧憬未來,並將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繼續大步向前。關於牽挂,她有話想要說。
問:2011年春節將至,值此傳達祝福、感謝、心願的最佳時刻,你首先會想到什麼?
趙婧:2009年,我到日本留學。今年是兔年,是我的本命年。從留學到回國工作,此時此刻,我由衷地感謝那時的自己。我想告訴留學時的自己:“現在的我,每當追憶異國留學的所有疲倦悲傷時,再也品不出曾經的苦澀,隻剩下單純的美好,中途可能帶點調侃,但更多的是對成長的敬畏。因為當初自己的付出、堅持,可以讓我無悔地以這段留學經歷為傲。”
問:在日本留學時,讓你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麼?
趙婧:留學期間不論是繁重的學業或是艱辛的工作,都只是一種外在環境帶來的瞬間壓力,環境可能會不斷改變,隻有想家是不變的。記得2009年農歷新年那天,我工作了9個小時,騎車回家時,累得爬不上每天必經的那段小坡。回到宿舍糾結了很久后,鼓足勇氣告訴媽媽想提前回家,但媽媽讓我再堅持一下。明知媽媽是對的,可我心裡空空的。在異國他鄉,自己日常能應對的事情,可能在經歷想家這樣的情感后,人也會受到影響。
問:在日本留學時讓你明白的那份牽挂,和家有關嗎?關於家和牽挂,你怎麼看?
趙婧:古語有雲:兒行千裡母擔憂。其實,離家千裡,兒也牽挂。在日本的時候,我一直擔心父母身邊沒有人陪,會倍感寂寞,所以好希望有人經常去我們家串門。有時候突然發現媽媽開始找我商量事情了,我就開始抱怨自己,為什麼還沒有真正長大、獨立,讓父母過上好日子。可是究竟牽挂什麼,我卻說不出來。現在我明白了,父母頭上連染發劑也無法遮掩的白發,爸爸那不再挺直的后背,媽媽言語裡越來越多透出的孩子般的撒嬌或偶爾在電話那頭透著哭腔與濃濃想念的叮囑,抑或是父母嚴厲話語、認真警告背后的深深擔心……有關他們的所有,不論悲喜,都是我的牽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