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海內外同胞共慶春節>>往期特刊回顧2012

[欣游賞戲]看戲的事悄悄在改變

2013年01月31日17:1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過大年是看大戲的好時節。看戲不是什麼大事,但青萍之末往往能感知時代風氣的流變,倒值得說上一說。

  予生也晚,馬譚楊奚、梅尚程荀這些前輩名伶一個也沒趕上﹔又生於偏僻之鄉,他們的傳人“文革”后復出、烈火烹油的盛況也錯過了。只是小時候貪圖熱鬧,逢年過節,隨祖母觀看過一些草台班子的演出——何其幸運,卻抓住了早年間看戲方式的“龍尾巴”。如今再想體驗,舞榭歌台,風流已被雨打風吹去。

  早年間的看戲方式是一種參與性極強的活動。說是看戲,但決不是簡單地拿眼睛瞧。最近一期《讀庫》有文,不妨照錄:“台上燈火輝煌,台下人山人海,數以千計的人像長城上的磚一樣碼著。台上青衣唱到高潮處,台下‘轟’一聲悶響,由東向西掀起人浪,如果不是碼得嚴實,倒下去的將不計其數﹔台上的須生唱到悲涼處,台下又一聲悶響,像一聲無可奈何的春雷,人浪再由西向東掀過去。”叫好的尺寸、人浪的起伏,都有內在的法度。唱得好了或者崴了,叫好聲和倒好聲馬上就能跟上,決不“緩期執行”。若在北京的老戲樓,還雜以扔手巾把兒的、賣糖和煙卷的、呼朋喚友找街坊的,簡直是一場庶民的狂歡。這在侯寶林先生的相聲裡能找到痕跡。

  還有一種帶有朴素文藝批判性質的看戲方式,叫“抽簽兒”。唱得不好,觀眾用腳丫子投票,走人!收藏家李典先生上世紀80年代在吉祥戲院還見過這樣的場面:有位演員請名淨侯喜瑞來演個小角色,意思是托自己一下兒。結果確實挺上座兒,但侯先生唱完下場,台下呼啦走了一大半兒——您還不靈,我們是沖角兒來的!

  再后來,老的欣賞習慣隨著看戲場所的變遷、時代風氣的流變,慢慢變了。露天的草台班子幾乎已經凋零,新建的戲院往往不再像過去的戲樓那樣狹小——當然,賣東西的早就被請出了戲園子。看戲方式似乎也標准化了:買票進場、禮貌鼓掌。和看舶來的話劇、聽外國的鋼琴似乎沒什麼區別。這當然有利於欣賞,但似乎也少了幾分交融。若用薩義德的話講,“看/被看”涇渭分明了,跟過去比,觀眾少了那麼點兒存在感。

  近些年來,看戲方式又有新變化。消費主義帶來的同質化浪潮,使人們更加渴望新奇,人們漸漸生出超越一般性觀看的沖動。電視、劇場、小劇場,場所更多樣了:廳堂版《牡丹亭》,賣點在於給你一個准堂會的感覺,並且有點兒努著往明朝士大夫的家班上找齊﹔著名女老生王珮瑜和男旦劉錚的《武家坡》演唱實驗,就著吉他,做到了蘋果專賣店裡。新技術更加速了這一嬗變:西皮二黃納入e世界,紅氍毹鋪上網絡高速公路,觀看方式愈發光怪陸離:新浪微博上有個“看戲吐槽小組”,今天倘有演出,到現場的隨看隨發微博,沒去的就著電視或網絡視頻發言,有個蹦瓜掉字、荒腔走板或者瞎加零碎兒的,諷刺一個體無完膚﹔有好的地方、吃功夫的肯節兒,也不吝嗇贊美:您瞧,這一聲是老余的!多講究……京劇演員在網上都有名號,多少有點月旦評和春秋筆:什麼“教授”、“娘娘”、“蛙叔”、“青筋帝”﹔春節臨近,好些演出,劇場還沒貼水牌子,網上先傳開了——

  台上台下一體、盡興隨看隨評的戲園子精神,超越平庸、抖出精神的活法兒,如同京胡上的旋律,兜兜轉轉,拔了個高,又回來了。

分享到:

(責編:劉猛)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