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年禮,在歲末年初的民俗活動中地位突出,它是家庭關系、社會關系的潤滑劑。 |
蕭放(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民俗學學會常務理事)
年禮,在歲末年初的民俗活動中地位突出,它是家庭關系、社會關系的潤滑劑。
年禮有兩種,一種是歲末的“辭年”禮,如成家立業的子女在年前要給父母送年禮,名為“辭年”。比如尚未抱得美人歸的女婿,春節是一年中對未來岳父母表示孝心的大好時機,禮品豐盛喜慶,舊時主要是豬肉、糕點,紅包,希冀新年得到岳父母恩准,順利娶到他們的寶貝女兒。如果是已經結婚的女婿,這時上門“辭年”,就是禮儀性的行為,禮物輕重完全看個人心情與經濟實力。
舊時醫生與病人之間也有良好關系,每到歲末,郎中給老主顧家送屠蘇袋,或者用五色線結成四金魚的同心結,或者一些驅邪的中藥湯劑。寺觀住持也會在年節時給施主送上預祝平安的帖子或符?,表示其對施主一年施予的感謝。如果是佃戶,他送給地主的年禮,那就是地方出產的生活物品。
當然上面也給下屬送禮,不過大都是象征性的表示,如皇家給眾臣頒賜一些年歷通書之類,給外國使臣賜點節日生活物品。
還有一種是年初的拜年禮。正月初二,至親好友串門拜年,一般都要帶上拜年禮,浙江麗水的拜年禮用厚紙包上白糖、冰糖、桂圓、荔枝等,俗稱“禮包”。如果是新女婿到岳父母家及親戚家拜年,就要帶一對禮包,以示恭敬。初二,嫁出的姑娘要給娘家行拜年禮,禮品多為面糕、點心等。過了正月初二,娘家人要給外甥送燈籠。朝廷也在元旦時對上朝祝賀的群臣有所表示,晚清宮廷元旦時,給宮內行走的王公大臣及御前侍衛,賞一個八寶荷包,人們將荷包挂於胸前,以示恩寵。
傳統年節禮物,均為食物與生活用品,禮物不重,但負載著濃濃的人情。我覺得辭年、拜年的禮物,重在親情的聯系與心情的表達,不在於禮品價值的輕重。就多數情況而言,人們看重禮品的吉祥的象征意義。當然如果有的親友生活不大寬裕,我們也可借辭年、拜年的機會,給他們一些實際的經濟援助,這也是中國人互相體恤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