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海內外同胞共慶春節>>往期特刊回顧2011

[符號]總把新桃換舊符

2013年02月05日19:0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摘要:對聯是我國傳統的文學樣式。關於它的起源,有五代說、唐代說、梁代說、晉代說,眾說紛紜,至今尚無明確定論。

  對聯,俗稱對子、聯語,雅稱楹聯。

  對聯是中國特有的文學樣式,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它上承對立、平衡的自然大道,下依漢字的方塊字形及其豐富內涵,不斷發展,歷經各朝各代,至清代達到巔峰。真可謂:地不分東西南北,從宮殿廟堂到村屋茅舍,處處可見對聯﹔人不分男女老少,從帝王將相到漁樵耕讀,人人喜愛對聯。對聯已成為中國的象征,成為中華民族最普及、最受歡迎的文學藝術形式。它的滲透力、實用性以及覆蓋面,是現今其它文學樣式所無法比擬的。

  對聯是我國傳統的文學樣式。關於它的起源,有五代說、唐代說、梁代說、晉代說,眾說紛紜,至今尚無明確定論。

  對聯按不同的方法,可分成若干種類。按所用之處分,有門聯、楹聯、廳堂聯、勝跡聯等。按內容分,有春聯、壽聯、婚聯、挽聯、行業聯、題贈聯、節慶聯等。按技巧分,有迷聯、隱聯、巧趣聯、集句聯、流水聯、回環聯、鏡面聯、嵌名聯等。按字數分,有短聯、中聯、長聯、特長聯。按句數分,有單句聯、多分句聯。

  為辭舊歲、迎新春而作的對聯叫春聯。它由古代的“桃符”演化而來。所謂桃符,就是懸挂門兩邊的兩塊木板,上畫驅鬼懾怪的“門神”,如最先的“神荼、郁壘”,到后來的“秦叔寶、尉遲恭”。之后,“門神”逐漸被書寫的“吉語”所代替。又后來,“吉語”成為對偶的“駢語”。最后發展成了兩句對仗的句子,這就是春聯。多數人認為,春聯最晚始於五代后蜀時期,代表作是后蜀君主孟昶的桃符題詞:“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

  貼春聯,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習俗。每到過年,國內外華人都要在自家門上貼一副喜慶吉祥的對聯。這是一個數億人的自發行為,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對聯之所以千年不衰,之所以深入人心,恐怕與每年一次的貼春聯大有關系。

  春聯的特點是:字數較少,多為5-11言,還常配以4個字的橫批﹔一般用紅紙書寫,不裱直貼﹔內容多與迎新辭舊、喜慶吉祥有關。如迎春詠春:“新聯一副報春訊﹔妙對兩行傳福音”。當春述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抒發理想:“聞雞起舞﹔躍馬爭春”。圖吉祈祥:“五彩雲開祥氣滿﹔三陽運轉惠風來”。勉志修身:“無春不歲﹔有志成才”。行業吉語:“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結合干支:“乙星明亮春情動﹔酉殿輝煌瑞氣生。”結合生肖:“昨夜金雞辭我去﹔今朝玉犬叩門來”等。

  春聯是對聯的一個門類,所以也同樣必須符合對聯的格律。簡單地說,春聯的格律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一是詞語對偶,即:上下聯,字句對等﹔上下聯對應的字詞,詞性對品﹔上下聯對應的詞組,結構相同﹔上下聯句讀節奏一致。二是音調對立,即:上下聯中,各相鄰意節點上的字,音調平仄對替﹔上下聯間,相對應的意節點上的字,音調平仄對立﹔上仄下平,即上聯尾字為仄聲,下聯尾字為平聲。三是形對意聯,即上下聯內容相關,服務於同一主題。

  軟筆書法,是春聯最重要的表現形式。所以人們歷來推崇聯墨合璧,要求作春聯者,最好自己能把春聯書寫出來。當然,書寫春聯自有一定的格式規矩,不能想當然地隨心所欲。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自上而下豎寫﹔先寫上聯(右聯),再寫下聯(左聯)﹔上、下聯字體、大小要一致﹔根據不同的用途,選用不同的字體﹔春聯的橫批,從右到左書寫。

  貼挂對聯也有講究。由於對聯一般都是豎寫的,所以貼挂對聯時,必須上聯貼挂在右邊,下聯貼挂在左邊(面向對聯分左右)。

  (作者系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

分享到:

(責編:王昕)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