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海內外同胞共慶春節>>春節符號

年畫

2013年02月06日16:22            字號:

年畫(new year paintings)是中國畫的一種,始於古代的“門神畫”。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於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傳統民間年畫多用木板水印制作。舊年畫因畫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稱謂。整張大的叫“宮尖”,一紙三開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細致的叫“畫宮尖”、“畫三才”。顏色上用金粉描畫的叫“金宮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產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產品叫“秋版”。

各地對年畫的稱謂南轅北轍,北京叫“畫片”、“衛畫”,蘇州叫“畫張”,浙江叫“花紙”,福建叫“神符”,四川叫“斗方”,不一而足。今天,各地對年畫逐漸約定俗成地簡稱為“年畫”。 年畫是中華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種民間工藝品,是一種承載著人民大眾對未來美好憧憬的民間藝術表現形式。歷史上,民間對年畫有著多種稱呼:宋朝叫“紙畫”,明朝叫“畫貼”,清朝叫“畫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間,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寫到:“掃舍之后,便貼年畫,稚子之戲耳。”年畫由此定名。傳統年畫以木刻水印為主,追求拙朴的風格與熱鬧的氣氛,因而畫的線條單純、色彩鮮明。內容有花鳥、胖孩、金雞、春牛、神話傳說與歷史故事等,表達人們祈望豐收的心情和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與鄉土氣息。中國著名的四大“年畫之鄉”是:綿竹年畫,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這些地方所生產的年畫深受城鄉人民喜愛。主要產地有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和山東濰坊等,上海有“月份牌”年畫,其他還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

年畫畫面線條單純、色彩鮮明、氣氛熱烈愉快,如春牛圖、歲朝圖、嘉穗圖、戲嬰圖、合家歡、看花燈,胖娃娃等,並有以神仙、歷史故事、戲劇人物作題材的。頗多作為門畫張貼之用,夾雜著“神祇護宅”的觀念,如“神荼郁壘”、“天官”、“秦瓊敬德”等,體裁(或形式)有門畫(獨幅和對開)四屏條和橫豎的單開獨幅等。宋代已有關於年畫的記載,目前見到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畫是南宋刻印的《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清代中期,尤見盛行。建國后,年畫在傳統的基絀上推陳出新,豐富多彩,更為人民群眾所喜愛。

年畫藝術,是中國民間藝術的先河,同時也是中國社會的歷史、生活、信仰和風俗的反映。每逢過農歷新年時買兩張年畫貼在大門上,差不多每家都是如此,由大門到廳房,都貼滿了各種花花綠綠、象征吉祥富貴的年畫,新春之所以充滿歡樂熱鬧的氣氛,年畫在這裡面起著一定的作用。大抵比較富厚人家,在廳房總喜歡懸挂老壽星、紫微星、福、祿、壽等。至與梅蘭竹菊等花鳥圖,自然亦在歡迎之列。

千百年來,年畫不僅是年節一種五彩繽紛的點綴,還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審美傳播、信仰傳承的載體與工具﹔也是一種看圖識字式的大眾讀物﹔對於那類時事題材的年畫,還是一種百姓喜聞樂見的媒體。這種內容夠得上百科全書式的民間藝術,包蘊著一個完整的中國民間的精神。

年畫又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辭典,從中可以找到各個地域鮮明的文化個性。這些個性因素,不僅在題材內容裡,從各個年畫產地習慣的體裁、用色,線條及其不同的版味,也能一眼識別出來。由年畫可以認識全部的中國民間。

關於年畫的故事

古書裡記載,傳說很久以前,有名叫神荼、郁壘的兩個兄弟,專門監督百鬼,發現有害的鬼就捆綁起來去喂老虎。於是黃帝就在門戶上畫神荼、郁壘的像用以防鬼。這個神話就是后來“門神”畫產生的緣由。據說唐代皇帝曾命吳道子畫鐘馗像,並摹刻出來分賞給大臣貼挂以辟鬼。關於“門神畫”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唐太宗時,涇河龍王違反天規,玉帝降旨斬首,執刑人乃人間宰相魏征。涇河龍王得袁守誠指點,去太宗夢中央求,請他在執刑斬首時拖住魏征,太宗應允。斬首日,太宗邀魏征下棋,魏征入寐,神游出外,夢斬龍王。龍王魂魄惱怒,找太宗索命,太宗驚嚇過度,夜不能寐。后,命秦叔寶、尉遲敬德守衛在寢宮門口,龍王魂魄畏懼二將軍的威相,不敢騷擾。日久,二將軍日夜不息,逐漸支持不住,不能守夜,太宗讓人畫了他們的像,貼在門上,恐嚇龍王魂魄。后來這個形式就流傳到民間。

分享到:

(責編:馮慧)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