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隻要中國東北不受到核污染,中國在朝鮮核問題上的回旋空間就足夠大,首先驚慌失措的就不應是我們。因此,在朝鮮三次核試爆未影響東北地區的情況下,死守這個底線應是中國應對半島核問題的“綱”。 |
朝鮮進行核試驗,說明中國對朝政策並不成功。
朝鮮半島風急,中國更需戰略定力
朝鮮2月12日舉行第三次核試爆。因核爆地點距中朝邊界僅約100公裡,引起中國公眾對本國東北地區是否受到輻射污染的擔憂。中國環保部的監測截止到目前沒有發現污染,其他周邊國家也未發現,這是萬幸。
我們必須首先在這裡鄭重告訴朝鮮,確保中國東北不受其核試爆的任何污染,是中國政府必須採取一切措施向東北人民提供的絕對保障,這也應是朝鮮必須不折不扣遵守的紅線。
朝鮮一次次核試爆的賭注越來越高。平壤鐵了心用極端方式拼本國的長久安全,而外部國家無法向它提供其他可靠的戰略安全保障,東北亞一步步走進朝鮮恐懼並且大家跟著惴惴不安的險境。這是整個地區的悲哀。
朝鮮太小了,它根本把控不了擁核所帶來的戰略風險井噴,這一切隻能由核試爆潛在污染區和其戰略導彈射程內的國家一起分擔,誰也跑不了。
然而這決不意味著朝鮮國家戰略的成功。朝鮮不能把自己真的變成綁架者,因為綁架者即使一時是安全的,這種安全也幾乎不可能自動過渡成長久的安全。綁架者始終是緊張局面裡最不安全的那一個。朝鮮至少要對化解東北亞危局表現出積極和主動性。如果以為有核彈就真安全了,那是幼稚。
中國對朝政策失敗了嗎?朝鮮搞出了核武器,把中國卷入巨大不確定性中,當然不能說中國的對朝政策是成功的。但“失敗論”的出發點是認為中國應當控制住朝鮮,有能力阻止其發展核武器,這是不切實際的假設。
朝鮮的獨立自主外交路線很早就已形成,在抗美援朝之后,中國主動從朝鮮半島事務中向后退了一步,並未對朝鮮的安全承擔絕對責任。實事求是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把對美關系放在突出位置,同時發展中韓關系,中朝友好保持了特殊性,但同盟友不是一回事。
這種情況造成了中國對朝鮮影響的局限,中國公眾不應在朝鮮面前抱有“大哥說了算”的心態。
但如果說朝鮮是中國的戰略屏障,反過來中國對朝鮮更是。中朝保持戰略協調是互利的,而且對朝鮮隻會更有利。在遇重大分歧時,隻能尋求雙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如果朝鮮不管不顧,損害中國的戰略空間,甚至直接破壞中國東北的安全穩定,中國就應對之來些硬的。
中國“懲罰”朝鮮,須是好友之間的警告,讓它知道與中國相處的底線。但我們決不可加入美日韓的陣營,成為美國主導制裁朝鮮的主動配合者。那樣做等於把朝鮮從美日韓的敵人變成中國的敵人,那將是戰略上的愚蠢之極,把我們這麼多年對中朝關系的苦心經營毀於一旦。
朝鮮半島就是個“爛泥塘”,誰都不知道一腳下去會陷多深,能不能拔出來。然而中國的力量越來越強,我們做不到主導局勢,但我們完全應當做到不被任何一方主導。這樣的決心我們必須有,而且要讓所有外人都清楚。
中朝友好並保持特殊關系,這應是我們半島政策的基本點之一。支持半島無核化也應是我們的堅定原則。這兩點現在發生了沖突,有了矛盾,但推動形成這個矛盾的決非我們自己,我們也無法單獨解開它。我們需保持戰略定力,與局勢互動著穩健前行。
隻要中國東北不受到核污染,中國在朝鮮核問題上的回旋空間就足夠大,首先驚慌失措的就不應是我們。因此,在朝鮮三次核試爆未影響東北地區的情況下,死守這個底線應是中國應對半島核問題的“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