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仙近照 張茜翼 攝
《花之嵐》 林鳳仙 (油畫)
《中國民間寓言故事》封面
《湘菜與鄉土文化》封面
“我是個廚娘,也是出版者、攝影師和畫家。”春節期間,挪威華人林鳳仙和先生揚·艾瑞克·威爾果詩攜35幅油畫作品在海南省博物館展出。
湘妹子林鳳仙長發齊腰,一身休閑打扮,在油畫前向記者說起她離開故土后“扮演”的四個角色。
17年前,林鳳仙是海南出版社一位美編。與挪威西部傳統油畫家艾瑞克相戀后,她到了挪威卑爾根。“在挪威的華人不多。剛去不久,我不會挪威語,覺得很孤單,沒有多少朋友。”為了維持生活,林鳳仙到一家餐館打工賺錢。“沒想到,我做的湖南菜那麼受歡迎,干脆就自己開餐館。我和艾瑞克找了一個小地方開了一個餐館,我做菜,他端碟子。” “那段時間很艱辛。我強迫自己同中文隔絕開,隻看挪威的電視、報紙和小說。口袋裡面常年是兩本詞典,一本中英字典,一本挪威語和英語字典,走到哪裡,看到哪裡。看到一個單詞不懂就記下來翻字典。在家門前除草都帶著耳機,聽挪威語。”林鳳仙說,她在用湖南人特有的“霸蠻”精神來突破語言障礙。
“餐館開了1年零10個月,很辛苦。在停餐館之前,很多來餐館消費的老朋友都哭了,他們都喜歡吃我做的菜。”林鳳仙說,他們就在店外挂一個牌子,看有多少人想學做湘菜。一個星期之后,牌子上有158個人留下姓名。 “我決定開班了教他們怎麼炒菜。光教做菜還不行,還要把湖南的文化告訴他們。”2003年,她用挪威文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書《湘菜與鄉土文化》,書中寫了17篇湖南文化方面的文章,有關於毛澤東的介紹,及湖南的少數民族、茶和廚房文化等,其中還插有一些她每年回國時在湖南鄉村拍的照片。 林鳳仙說:“菜譜中有牛尾湯、紅燒肉、紅燒豬腳等菜式的做法,書中的42道菜,都是我親手炒的,自己拍的。直到今天,還有一些挪威的讀者,在網上向我求購這本書。”
2005年,林鳳仙在奧斯陸市看見兩個被挪威人領養的中國小孩,一個3歲,一個5歲。“他們的養父說,他們住在北挪威的農場,周末帶著孩子來首都玩。”林鳳仙說:“當時我心裡非常感動,他們將那些中國孩子視同己出。我后來從奧斯陸的孤兒收養中心獲知,至少有5000多名中國孤兒被挪威家庭收養。” “而這些中國孩子,不會講中文,也不了解中華文化。在挪威的書店,幾乎少有有關中國文化的兒童讀物。我想盡自己一點力量,讓他們了解祖籍國的文化。”
2006年,林鳳仙和艾瑞克親手編繪的《中國民間寓言故事》出版。2010年,《中國民間寓言故事》第二卷出版。從挪威文腳本的編寫,到版式、排版、裝幀設計,直至開印前最后一道比色,均由她一人親力親為。 記者看到,《中國民間寓言故事》每卷有6篇故事,圖文描繪《神筆馬良》、《牛郎織女》、《白蛇傳》、《桃花源記》等,還有講述中國的新年故事。 讓她沒想到的是,《中國民間寓言故事》兩卷書均為挪威國家文化局專購收藏,並配送至挪威各地圖書館。“其收藏數量,超過首次印數的一半。驚喜的是,第一卷中《牛郎織女》一文及插畫,被收入挪威中學七年級語文教材。”林鳳仙說,她還用挪威語給當地人講授中國書法。 1997年至2012年期間,林鳳仙先后在卑爾根、奧斯陸和柏林共舉辦17次畫展。林鳳仙說,每年她都會帶挪威文化團回中國,到雲南、貴州、四川、西藏等地的少數民族地區採風作畫,今年她打算出版一本《中國少數民族攝影集》。 2月27日之后,林鳳仙和艾瑞克的《寧靜的圓滿》油畫展還將在中國巡回展出。(記者 張茜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