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謝正觀認為,我們面對著建立中國新型城鎮的機遇,關鍵是要有別於過去。作為研究者,他認為有幾條是新型城鎮化必須要做到的。“從規劃角度看,應當是城鎮或城市的開發要和生物區的邊界無縫對接,要和山體河川等自然邊界有機結合,還要控制好開發強度和密度。” |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陳鍵興 許雪毅)“抓住眼前的契機,我們中國大地上將會出現不同以往的新型城鎮。這種試驗可以重整我們的思維,對中國城市而言將是一次創造新生的機會。”
說這話的全國政協委員謝正觀生於台北,台灣大學畢業后留學美、歐。上世紀80年代幾次到大陸參訪,看到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建設浪潮熱火朝天,從事城市規劃研究的他選擇回到北京定居。20多年過去了,謝正觀以專業者的眼光目睹了大陸當代城市的“流變”。
如今,他又迎來新的課題——新型城鎮化。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遵循城鎮化的客觀規律,積極穩妥推動城鎮化健康發展。對此,謝正觀認為,我們面對著建立中國新型城鎮的機遇,關鍵是要有別於過去。
“過去是什麼?先污染,后治理﹔在發展和環境之間,我們選擇了發展,結果是造成城市的無序,想控制都控制不了,規劃趕不上變化……”謝正觀說,這種情況不隻發生在當代中國,許多發展中國家都遭遇了這樣的痛苦,發達國家也有類似的問題。
作為研究者,他認為有幾條是新型城鎮化必須要做到的。“從規劃角度看,應當是城鎮或城市的開發要和生物區的邊界無縫對接,要和山體河川等自然邊界有機結合,還要控制好開發強度和密度。”
謝正觀認為,新型城鎮化必須更好地處理人的需求和環境成本的關系,控制好城鎮或城市的生態環境容量,避免繼續付出沉重的環境代價﹔必須考慮空間結構優化,改變過去不合理使用土地的方式,不能再簡單照搬西方諸如功能分區之類的觀點,可以更多地考慮土地混合使用﹔此外,產業組織也要進行重構和優化。
“新型城鎮化確實是一個機會,做好了是百姓之福。但我們還是要知道,做起來很難,需要各行各業相互配合。”他說。
謝正觀還談到了“美麗中國”:“不能隻靠國家立法和行政手段,還是要從人人做起,從自己做起,要有個人的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