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在北京團全體會議發言時表示,北京PM2.5主要污染物來源區域輸送佔25%,特定氣象條件下,區域輸送可能達到40%,大氣污染區域聯防聯控迫在眉睫。會后,李士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極端天氣下,京冀或將聯合控霾。
關於大氣治污:
京冀或將聯手防控霧霾
近期,華北大部地區多次被霧霾籠罩,空氣污染也成了本屆“兩會”上熱點話題。昨天在談到環境狀況時,李士祥坦言,首都生態環境脆弱,大氣治理任務繁重。北京PM2.5主要污染物來源區域輸送佔25%左右,特定氣象條件下,區域輸送可能達到40%,解決大氣污染迫切需要區域聯防聯控。
但“區域聯防聯控”並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早在幾年前就多次被專家和環保部門提及。對此,李士祥表示,區域聯防聯治單純靠省市間的協調力度還不夠,確實需要一個大的溝通機制。“涉及到產業布局、結構調整和城市規劃等問題,哪些企業能不能上馬,這些靠兩個省市不好協調。因為人家也要發展,靠環保部來協調力度也不夠。”李士祥說,對於北京跟其他幾個周邊省市的聯防聯控什麼時候能夠實現,“還不好說”。但在極端天氣下,比如出現大面積霧霾天氣時,哪些企業需要關、停,這個可能還可以協調。
關於區域生態:
首都經濟圈應盡快建立
與大氣治理一樣,去年北京水資源擁有量人均隻有193.3立方米。解決北京水資源緊張問題,除了自身嚴格水資源管理之外,也要建立跨區域的水資源保護機制和生態利益補償機制。
李士祥建議,國家盡快建立首都經濟圈解決區域生態發展的內在需求。城市群是帶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核心載體,在國家總體功能區戰略中,京津冀佔據重要位置。打造首都經濟圈就是促進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
“例如新機場佔地,三分之二在北京,三分之一在河北,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研究一體化規劃的機會,新機場將影響整個區域的發展。目前,已經由國家發改委牽頭成立領導小組,統籌研究河北和北京的新機場布局問題。”李士祥說。
關於民生服務:
鼓勵加大投資醫療養老
李士祥表示,本市將進一步繼續實施制定相關政策和行業標准,鼓勵資本加大投入醫療、教育培訓、養老等非基本公共服務的市場化和產業化,特別是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這些行業和領域,提升生活性服務業的發展質量。例如養老業,今年全國老年人2.02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4.2%,社會總撫養的建立和水平已經達到45.94%。目前北京老齡人口超過300萬,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400萬,利用北京豐富的資源特別是醫療資源,可以研究“醫養結合”,除了醫療保健,老齡服務也跟上來,這方面的市場需求還是很大的。
■兩會數據
14.6% 貢獻GDP 金融行業排第一
李士祥介紹說,聯系首都經濟特征,近5年來,本市經濟結構加快轉型升級,產業結構也進一步進行優化。第三產業已從2007年的73.5%提高到去年的76.4%,服務業主導的產業格局進一步鞏固。
從三產內部結構看,2012年生產性服務業佔GDP的比重達到50.5%,文化創意產業佔12.3%,佔GDP比重較高的北京前六大行業分別為金融、批發零售、信息服務、商務服務、科技服務和房地產。六大行業中排名第一的是金融業,佔14.6%,批發零售業12.8%,信息服務業佔9%,商務服業7.4%,科技服務業7%,房地產佔7%,六大行業合計57.8%,是首都經濟的重要支柱。
■相關新聞
大氣污染排放 十年擬降三成
晨報訊(首席記者 姜葳 記者 陳琳)全國人大代表、市科委主任閆傲霜在昨天“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北京正在聯合環保部、科技部,著手制定實施“首都藍天行動計劃”,力爭用10年時間,使本市大氣污染排放總量再下降三成。
閆傲霜代表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說,目前由環保部、科技部等部委牽頭,北京正在制定實施“首都藍天行動計劃”,力爭用十年時間,使北京市大氣污染排放總量再下降30%左右。具體來說,治理手段包括通過空間遙感技術等新科技手段,在緊急狀況下全方位監控並預報預警﹔從倡導市民生活方式改變,工業生產節能減排和綠色出行三個方面入手,實施減排計劃。比如結合新農村建設改變取暖方式,借助產業升級建立生態工業區,通過推廣電動汽車、提高燃油標准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等。(首席記者 姜葳 記者 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