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3月11日電 中國首度近期出現的霧霾天氣,讓兩會的代表們的目光,更多的鎖定在了這片難得湛藍的天空。華爾街日報近日刊出文章,表示中國正在努力推進能源改革,重視環境保護。文章摘編如下:
隨著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中國為經濟發展付出了高昂的環境代價,加上最近國際市場能源價格回落的契機,意味著中國新一屆領導人有動力、並有機會完成中國能源法的制定。中國政府最高經濟規劃機構--中國國家發改委已經承諾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並推進能源價格改革,改變對傳統燃料的依賴。
國家發改委承諾2013年新增清潔能源裝機容量52千兆瓦,高於2012年新增的36千兆瓦。其中包括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0千兆瓦,這將有助於提振境況不佳的國內光伏發電產業。NSBO能源分析師Tian Miao稱,清潔能源將佔2013年中國新增裝機容量的57%,2010年這一比例為35%。
能源價格改革也已提上議事日程。國家發改委將改進成品油定價機制。對於中國最大的煉油商--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hina Petroleum &Chemical co. (Sinopec co.) 簡稱:中國石化)而言,這將減輕原油價格飆升帶來的痛苦。中石化一方面需要面對原油成本攀升的壓力,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又對汽油和柴油價格實施限價措施。與此同時,中石化還需要升級油品質量以防止類似1月份的霧霾天氣再度發生,而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將幫助中石化抵消部份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
目前天然氣價格改革已在中國幾個省市進行試點,隨著中國鼓勵用清潔能源替代煤炭,未來天然氣價格改革的試點范圍將進一步擴大。這對於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簡稱:中國石油)而言是利好消息。中石油是中國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商,同樣也受到原油進口價格高和國內零售價格低的困擾。對於上游天然氣生產商來說,天然氣價格改革也是一個利好消息。中國幾大石油巨頭正在加快收購的步伐,中石油2月份從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 )手中收購了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資產權益。天然氣價格機制的改革應該會給中資企業的海外收購增添動力。
但重工業將飽受其苦。在中國降低經濟增長對能源依存度的同時,重工業面臨成本價格上漲的壓力。鋼鐵冶煉企業的耗電量佔中國電力總消費的11%,對於利潤微薄的制造業企業來說,他們在成本上漲面前顯得尤為脆弱。華潤燃氣控股有限公司(China Resources Gas Group Ltd. 簡稱:華潤燃氣)等天然氣輸配商也將岌岌可危,因為這些企業的業務主要面向普通住戶,政府對通貨膨脹的擔憂使得這些企業很難將成本上漲壓力轉嫁給消費者。
鑒於圍繞清潔能源發展的政治、經濟和環境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越來越統一,這一輪改革似乎不太可能在北京的霧霾中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