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城鎮化的核心。代表委員們認為,除了“樂業”外,“安居”同樣重要。首先要為農民工提供更加完善的城市基本社會保障。讓農民工可以平等享受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優惠政策,讓其享有同等的市民待遇。否則,難免會出現“空心化”,使大批農民工成為“候鳥”。 |
今年兩會中,城鎮化也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城鎮化的核心是什麼?靠什麼帶動?需要怎樣的配套?代表委員們各抒己見,探索城鎮化健康發展路徑。
防止“空心化”和“去農村化”
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已達51.27%,但是城鎮戶籍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卻隻有約35%-38%,新型城鎮化的重大標志是推進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保障農民工享受與城市市民平等的權益和待遇。
民建中央在提案中提到,對於大城市,既不能關死城門,堵住農民進城,也不能一步放開戶籍,讓城門大開。對於中等城市,允許有固定職業、在城市工作一定年限者取得城市戶口。對於小城市,要向農民打開城門。對於縣城和縣城中心鎮,則要敞開城門,讓農民自由進城。
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城鎮化的核心。代表委員們認為,除了“樂業”外,“安居”同樣重要。首先要為農民工提供更加完善的城市基本社會保障。讓農民工可以平等享受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優惠政策。為農民工及子女提供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均等的基礎性公共服務,讓其享有同等的市民待遇。否則,難免會出現“空心化”,使大批農民工成為“候鳥”。
城鎮化了是不是就不要農村了?在幾個小組討論上,記者都聽到了委員們對消失的村庄的感慨。
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厲以寧表示,城鄉差別縮小了,未來的農民應該可以自己選擇居住在城鎮還是農村。
人大代表、文化部部長蔡武表示,在城鎮化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傳統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維護文化的多樣性。
政協委員、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說,不能片面追求城鎮化率,城鎮化是個二三十年以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忌諱的是一窩蜂地上投資。
產業支撐很重要
人大代表、湖南耒陽市龍塘鎮龍形村村委會主任伍冬蘭告訴記者,由於各種原因,相當一部分城鎮以農業經濟為主,經濟結構層次低,無區域特色,農業集約化程度不高,非農產業基礎薄弱,就業機會少,對農村勞動力的吸納力弱,城鎮化發展后勁普遍不足。
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副主任陳振濂表示,在發展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需要大力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新型城鎮化發展,實質上是落后地區經濟起飛,實行區域協調發展的問題。而電子商務改變了傳統的經濟空間布局,讓農村和落后地區能有機會以較低的成本參與到大型的協同價值網絡中來,這對於新型城鎮化會是一個全新的角度。”陳振濂說。
人大代表、廣西百色市市長周異決認為,產業化和城鎮化要有機結合,圍繞特色產業,發展工業園區。市場配套和龍頭企業等,應建在縣城或是重點鄉鎮,既能推動城鎮化的進程,又能拉動當地產業的發展。
金融配套要跟上
城鎮化的推進必然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有研究認為未來10年新型城鎮化大約需要40萬億元的資金投入。
農工黨中央建議,對經濟較落后地區逐步引入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保險公司、証券公司、信托公司等多元化的金融機構,多種金融平台機構互相合作形成融資通道。進一步發揮地方金融機構的作用,鼓勵並推動其引入民間資本。應採用專業化方案對沒有改制的信用社進行改制,發揮其在金融城鎮化過程中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
政協委員、浦發銀行行長朱玉辰認為,城鎮化在基礎項目上的建設,可以探索收費權質押、土地流轉收益和土地經營權質押。加大綠色金融和科技金融的投入,發展移動金融,使用手機銀行以彌補金融網點的不足。
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表示,城鎮化融資應走市場化道路,與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相連接,比如發展債券市場、發行地方債,但前提是地方政府或發債主體必須有“硬預算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