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記者, 能讓自己“厚起臉皮”也是一種能力。 |
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召開的這些日子裡,我幾乎每天都往代表團駐地跑。作為新記者,沒有相熟的代表,隻能憑著事先的准備或者是臨時的打算在會場內外尋找我的採訪對象。
有一次,給某個代表打電話預約採訪。自報家門后,我誠懇地說:“可否預約您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做個採訪?” 那邊答道:“沒有時間。”
“那我下午在會場門口等您,開會前十分鐘,可以麼?”那邊回答:“沒有時間。”
“那現在呢?現在我去您房間那裡,隻耽誤您十分鐘的時間,可以麼?”那邊依舊回答:“現在也不行。”
“如果我現在去找您,就聊五分鐘,您聽聽我的採訪內容,好麼?” “不行,我現在想休息了。”
“那您看您什麼時候方便,隻要五分鐘就可以了。” 那邊答道:“我的採訪都安排滿了”。
“您能再幫我看看,您還能再擠出五分鐘麼?任何時間都行,我可以等您。” 那邊答道:“沒有時間。”
“真遺憾呀。打擾您了。”“……”
挂了電話的我,像一隻霜打的茄子,強大的受挫感一陣襲來。但轉念我又安慰自己:只是因為代表太忙,你不必因此而灰心,至少你是一個積極努力的記者。
次日上午,在會場外,我又碰巧看到了那位代表。我深吸了一口氣,迎了上去,“代表您好,我是人民網的記者,能耽誤您幾分鐘做個採訪麼?”
沒想到,這次她沒有拒絕,並且她還跟我解釋說最近她的日程真的被擠得沒有一點空余。
像這樣的例子,在今年的兩會採訪中,我遇到過不止一次。逐漸地,我發現採訪中遭遇被拒絕,其實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真是無需因此受挫,從而止步不前。
當記者, 能讓自己“厚起臉皮”也是一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