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

《南華早報》:中國經濟增長的性質正在改變

2013年03月21日14:28    來源:環球時報    丹·施泰因博克,汪析譯    字號:
摘要:中國人口眾多,加之中央政府積極主動,這為改變中國未來人口走向提供了機遇——如果能從粗放式增長成功轉型到創新驅動的集約型增長的話。但人口變化需要時間。因此,必須從長計議,主動提前進行政策干預。

  香港《南華早報》3月18日文章,原題:中國變化中的勞動力 (作者丹·施泰因博克,汪析譯)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后,在世界經濟中的分量穩步上升。今后數年,如果內部凝聚一心、國際環境和平的話,中國的經濟優勢將有增無減。但增長的性質正在改變。

  目前,中國正接近劉易斯拐點。阿瑟·劉易斯爵士曾分析,一個“資本主義”行業(制造業)通過從一個落后的非資本主義“自給自足”行業(農業)吸收勞動力取得發展。最初,勞動力供給似乎是“無限的”。但隨著農村剩余勞動力供應逐漸減少,工資水平開始快速上升,情況發生大變。

  在中國,有關劉易斯拐點的討論始於21世紀初。當時,沿海出口產業出現農民工短缺,並且有証據顯示外來務工人員工資水平驟升。一些觀察家據此認為,中國龐大的勞動力儲備已經枯竭。

  筆者當時認為,這些觀察家在中國看到的是一些沿海地區的變化,並不具有全國普遍性。沿海地區一二線大城市的工業化正蓬勃發展,而內陸和西部地區較低級城市才剛剛開始。換言之,中國仍有龐大的勞動力供應。

  但情況在變。今天,中國超過一半的人口進入城鎮。最重要的是,人口狀況在變,這跟幾十年的現代化政策以及隨之而來的人口出生率下降和老齡化有關。

  這些人口事實不能忽視,但不是決定性因素,這從中國最近的辯論和政策發展中可見。在此次政府機構改革中,人口發展戰略、規劃及人口政策職責劃入國家發改委。這就使中央政府能從整體經濟的角度全盤評估人口政策。今后北京或許會鼓勵生育,或者提高退休年齡,增加勞動人口比例並加快再培訓。

  中國人口眾多,加之中央政府積極主動,這為改變中國未來人口走向提供了機遇——如果能從粗放式增長成功轉型到創新驅動的集約型增長的話。但人口變化需要時間。因此,必須從長計議,主動提前進行政策干預。

分享到:

(責編:王昕)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