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華大學和中科院物理所團隊近日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楊振寧贊道:這項成果堪稱諾貝爾獎級科研成果。 |
新華網北京4月10日電 清華大學和中科院物理所10日在北京宣布,他們組成的團隊從實驗中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一重大發現將可能加速推進信息技術革命,在未來研制出極低能耗的電子器件。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楊振寧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這項成果堪稱諾貝爾獎級科研成果。
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在1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美國科學家霍爾分別於1879年和1880年發現霍爾效應和反常霍爾效應。在一個通有電流的導體中,如果施加一個垂直於電流方向的磁場,由於洛倫茲力的作用,電子的運動軌跡將產生偏轉,從而在垂直於電流和磁場方向的導體兩端產生電壓,這個電磁輸運現象就是著名的霍爾效應。而不加外磁場也可以觀測到霍爾效應,這種零磁場中的霍爾效應就是霍爾反常效應。霍爾反常電導是由於材料本身的自發磁化而產生的,因此是一類新的重要物理效應。
據介紹,在當今信息社會,半導體技術飛速發展,但電腦運行中熱量如何散發成為困擾半導體和信息產業發展的一個瓶頸問題。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發現將有望解決這一難題,因為這一效應可能在未來電子器件中發揮特殊作用,可用於制備低能耗的高速電子器件。科學家可使電子在不需要強磁場的情況下,按照固定軌跡運動,減少電子無規則碰撞導致的發熱和能量損耗。通過密度集成,將來計算機的體積也將大大縮小,千億次的超級計算機有望做成現在的ipad那麼大。
薛其坤同時表示,因受目前科研條件等因素制約,從實驗室到實際應用,要走的道路還很長。(記者 李江濤 吳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