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

買房眾生相:從三環退到六環 無力感仍在

2013年04月15日11:01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摘要:“房子非買不可嗎?”走出房展會的李炎忽然閃過這個念頭,看著手中收集的一大摞資料,她終於把它們扔進了垃圾箱。

地產媒體人回憶第一屆房展:

看燈箱選樓層就買了房

關於第一次房展會,一直有幾個版本:有說是1993年由北京市房管局在國貿主辦的﹔有說是1994年3月在新建成的北京建材經貿大廈主辦首屆北京商品房展會,也有說應該追溯到1992年在廣州舉辦的“秋交會”上首次設立的房地產展館。

資深地產記者毛序國在報道中曾寫道:“1993年秋,在國貿中心舉行了京城有史以來的第一個房地產展銷會。”不過,毛序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在他心裡,北京的第一次房展會應該是建材經貿大廈那一屆。“那是第一次有成交的北京房展會,我記得自己當時寫的報道是七成商品房賣給了單位,三成賣給了個人。”

作為北京第一個整體規劃的住宅區域,方庄的幾個小區基本上都被單位團購了,當時買房決策人考慮的是看從哪兒買離單位近一點,在哪兒設置班車點方便。”此后幾年,方庄一帶時常能看到各個單位的班車停靠著,人們排著隊坐車去上班。記者 王麗婭)

北漂限購族連逛三年房展:

房子們從三環退到六環

早在2011年就開始逛房展的徐岩今年已經大學畢業五年了,由於“限購令”的存在,他不得不將買房的計劃從兩年前推遲到現在。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今年的房展會上,他除了獲得一大堆宣傳單和垃圾短信之外,沒有任何收獲。

面對市場的變奏,徐岩回憶起當年第一次參加房展會時的情景,“那時候市場人氣並不旺,開發商為了做樓盤推介,特意請來了外國的美女模特,身穿比基尼吸引觀眾眼球,雖然有些低俗,但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現在的房展會辦的越來越大,賣房的也越來越多,但感覺離自己的希望卻越來越遠了。“展會上沒有多少合適的房子開盤,有的也是城市邊緣的,不僅沒有優惠,參展商的態度也不熱情,好多問題都是一問三不知,有的甚至連預售價格都不透露,隻說讓你登記聯系方式,到時候再聯系。”

“今年是第三年逛房展了,但以后可能就不會再來了,一是逛起來越來越累,二是感覺沒有什麼收獲”。徐岩跟記者抱怨說,“逛房展曾一度是我堅定買房的動力,但現在希望慢慢變成失望,二手房買賣又加了稅,真不知道像我這樣的北漂一族還能不能買到房子。”(記者 孫春祥)

打算“退市”的小房奴:

房展會真沒什麼正經房子

“房子非買不可嗎?”走出房展會的李炎忽然閃過這個念頭,看著手中收集的一大摞資料,她終於把它們扔進了垃圾箱。

2003年,李炎第一次動了心思要買房。那時她剛上大學,買房的原因甚至有些荒唐:城南那座著名的社區沒日沒夜地圍著她居住的宿舍樓施工,吵得她天天睡不好覺。4800元的均價,對於學生來說是天文數字,但李炎卻動了心:如果能買一套房,至少可以租給同學住。但最終,她沒有得到父母的資助,隻能與房子擦身而過。“現在想想,真是后悔。”

2007年,走出校園的李炎再一次考慮買房。這一年,京城房價的攀升速度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期,房價飆升3倍。同事每天都在討論房子,一天一個價的房子讓她坐立難安。但對於她這個剛工作的小白領,即使能從父母那拿到二老辛苦幾十年攢下來的錢付首付,房貸卻會將她拴在這份剛找到的工作上。

2008年,房價忽然開始下降,懷揣購房夢的李炎終於堅定了買房的信心,但金融危機的爆發和隨之而來的4萬億投資刺激讓房地產資金集中入市,也讓全國地王頻出,就在猶豫間,2008年轉瞬即過,而北京城四區1.8萬/平方米的均價則成了暴風雨前的最后平靜。

2009年,“國四條”出台,這份旨在抑制二手房過熱的政策卻推高了“滿五年唯一住房價格”的上漲。

2010年,更嚴厲的“國十條”讓李炎看到了買房的希望,但樓市的觀望情緒,卻絲毫沒有影響高高在上的房價。

一晃就到了2012年底,李炎跟男友說,不管多貴也得買房,絕不租房。但2013年准備出手的她再一次面臨20%的二手房交易稅。於是,李炎把希望放在了新房上。不過,從房展會歸來的李炎很失望,因為六環內幾乎沒有在售項目,六環外地鐵邊的房子尚未開盤,價格未定。“看來又買不成房了。”李炎無奈地說,“我也折騰累了,還是租房吧。”(記者 韓元佳)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