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

國軍烈士困境:干部稱哪有共產黨給國民黨辦

2013年04月19日15:52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摘要:烈士遺屬汪祥禮說,2009年他到柞水縣民政局給汪家強申報烈士,“民政局干部竟然說,哪有共產黨給國民黨辦烈士的?”

  核心提示

  近日,5位在抗戰中陣亡的陝籍國軍士兵被陝西省政府追認烈士后,引起轟動。在七十多年前長達八年的保家衛國戰爭中,浴血沙場的每一名將士都應得到緬懷。作為后人,抗戰勝利成果的受益者,直到今天才知道曾經浴血中條山的,還有這5位不知名的士兵,固然遺憾,但也慶幸。

  2013年4月12日,41歲的任中明跪在父親的陵墓前燒“三七”紙錢。

  任中明是陝西省商南縣富水鎮王家庄村一組村民。3月23日其父因胃癌去世。5天后的28日,陝西省政府正式批准任中明的爺爺任丙揚(楊)為革命烈士。“父親一直在等,可惜差幾天沒有等到。”

  在此次陝西省批准的5名商洛籍抗日陣亡國軍烈士中,任丙揚是唯一“有后人的”,其他烈士大多因為犧牲太早,要麼還沒結婚,要麼沒有孩子。

  爺爺和奶奶的墓穴就在父親墳墓不遠處的地方,雖然墓碑上刻著爺爺和奶奶的名字,但是,墓穴裡隻埋葬著奶奶,爺爺任丙揚1939年為國戰死埋骨中條山。

  4月12日上午,任中明接到縣民政局電話。這時,他才知道爺爺的烈士申請批准下來了。

  買來香蠟紙錢,任中明沒有來得及通知親戚,開著車直奔爺爺墳前。點上一根香后開始燒紙錢,沒有一句話,沒有一滴眼淚。這塊墓碑上刻著任丙揚夫妻的名字,但是生卒年限中,任丙揚的去世時間是“缺”。

  逝者已去“証明”很難

  5名國軍士兵申請革命烈士,都與一個人有關,他就是西北大學近現代史專家張恆。張恆也是一位國軍烈士遺屬。

  張恆的外公和孫蔚如是結拜兄弟,也是校友。張恆妻子的外公也戰死在中條山。孫蔚如是西安灞橋豁口村人,是當年中條山保衛戰的總司令。

  上世紀80年代初,張恆西北大學畢業后前往中國人民大學進修,進京前岳母委托他辦一件事:其父楊世五當年戰死在中條山,當時沒有被認定為“革命烈士”。岳母希望他去北京找昔日的17路軍將領孔從洲,求孔出面幫忙証明。孔從洲當時是第四集團軍獨立46旅旅長,解放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副司令員。

  張恆幾經周折找到了孔從洲,孔從洲一眼就認出了張恆手裡拿的照片中的楊世五,孔從洲立即寫了一份証明。

  楊世五,西安事變中跟隨孔從洲,1939年戰死后還是孔從洲接待的楊世五的哥哥。

  上世紀90年代,“當時國共之間的關系逐漸融洽,我們開始為楊世五申請烈士。”張恆說。但民政部門必須要讓家屬出示楊世五的“撫恤令”以為証明,這也是大多數為國捐軀的國軍官兵申請烈士時遇到的普遍難題。

  張恆聽說,撫恤令隻有在南京革命歷史檔案館才可能有,又是打電話又是寫信,而檔案館就是查不出來。

  有一天,一位叫張君祥的人突然給張恆打電話:“你過來看看,這張撫恤令上有你妻子外公的名字。”

  張君祥和孫蔚如都是灞橋豁口村人,而且張君祥作為農民,研究中條山的歷史已有多年,掌握不少資料。

  張君祥告訴華商報記者,他當時在陝西省檔案館給其他人查詢國軍陣亡名單時,意外發現了楊世五的撫恤令和檔案編號。

  張恆立即按照上面的檔案號,順利在南京革命歷史檔案館查到了楊世五的檔案。

  2005年冬天,天空下著大雪,張恆出差北京,在一隻腳剛邁進機艙后,手機響了。“碑林區民政局通知我,楊世五的烈士証辦下來了。我立即電話告知岳母,特意給她說,雪天路滑不要出去,等我回來再去領烈士証。”

  張恆的岳母哪能等得住,一個人冒著大雪到民政局領回了烈士証。

  幾十年了,許多人名地名都對不上

  有名有姓的高級將領事情還好辦,最難的是那些寂寂無名的普通士兵。2008年,有人在山西平陸縣洪池鄉西鄭村一個山溝裡發現了一塊墓碑,上面記錄的都是抗戰中陣亡的國軍名單。

  碑的正面刻有“為陸軍第一百七十七師五百三十旅第一千零五十九團第三營陣亡將士紀念碑,營長張玉亭暨全營官兵敬立”字樣。背面刻有悼文:“民國二十八年春,本營奉命扼守中條山南之磨凹、壇道、朱家窯等地。六月二十三日,芮城縣之倭寇以步騎炮兵聯合二千余,經風圪塔向我三路進犯,我全營官兵英勇奮戰……是役我英勇將士二十八人,俱以大無畏的精神,為國家民族而壯烈犧牲……”碑的兩側刻著28位烈士的軍階、姓名、年齡和籍貫,其中陝籍的有24位。

  從那時起,張恆決定為這24位陝西為國捐軀、卻埋骨異鄉的老鄉找到家。由於時間過去將近70年了,許多地名和人名都改變了,尋親路上張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其中一個叫王生才的國軍士兵,墓碑上記錄他是陝西禮泉安鎮堡口村人,張恆找了多次都找不到,后來聽當地人說,有個“叱安鎮”,由於方言的原因,可能在部隊上登記的時候被寫成“安鎮”了。找到了叱安鎮堡口村,張恆有點蒙,原來的村庄已經遷移了,沒有人認識王生才。張恆隻好在當地廣播、電視上發布“尋人啟事”,看誰知道王生才。

  “大約2年后,一男子突然找到我,說自己就是王生才的親侄子,而且王生才的親兄弟就在叱安鎮居住。”張恆說,王生才后來就是二十多人中最早辦理烈士証的。在20天時間內,張恆和富平寧跑了3000公裡,一共給6位抗戰陣亡的國軍找到了親人。

  “哪有共產黨給國民黨辦烈士的?”

  由於社會各界關注,這24名陝籍國軍士兵的親人被不斷找到。2009年中條山抗戰70周年,張恆帶著部分遺屬前往中條山祭奠。“哥,回家,我來接你了……”在通往中條山墓碑的小路上,徐治幫的弟弟徐治雲走一路叫一路。

  “70年了,他們的親人從來沒有一個人來看過他們。他們當兵打仗還都是娃娃。”

  祭奠回來后,當地民政和政協部門給家屬開具了証明,大伙開始商量辦烈士証。

  “凡是后代子女在外干得好的,有門路的都很快辦理出來了。后代是農民的,怎麼來又怎麼走,有人就是推脫不辦,家屬都沒少跑路,把不該受的折騰都受了。”張恆說。

  烈士遺屬汪祥禮說,2009年他到柞水縣民政局給汪家強申報烈士,“民政局干部竟然說,哪有共產黨給國民黨辦烈士的?”

  張恆當時接到汪祥禮的電話后就急了,立即打電話給柞水縣民政局優撫股的人,一位優撫股的胡姓干部仍然堅持,“有政策,我們請示領導了,不能辦。虧你還是大學老師呢!”

  “墓碑上有個叫王生才的,為啥在同一場戰斗中犧牲,同一個墓碑刻銘,同一個墓地中埋葬,2011年咸陽已經給辦理了烈士証,你們商洛為啥不給辦呢?”張恆說。

  任丙揚的孫子任中明以及多位烈士后人反映,從2009年到2012年上半年,當地民政局就是不認平陸縣民政局、政協出具的証明,他們非要讓拿國民政府發的“撫恤令”才認。

  在縣、市、省民政部門,張恆不知道跑了多少趟。

  張恆認為,陝西省能一次給5名國民黨士兵頒發烈士証,可能還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一位政協委員的提案有關。張恆頗費周折,將一份《應當政府組織搶救、整理、研究抗戰正面戰場戰役及歷史,落實科研經費投入,撫恤抗日老兵、烈士,體現對台統戰政策》的材料,交給了這位全國政協委員。

  張恆統計,來找他咨詢的家屬涉及到100多位抗戰陣亡國軍官兵。許多國軍陣亡家屬只是想讓自己的親人得到政府的認可。

  “我們確實不知道有這個文件”

  劉三茂是商洛市民政局優撫科科長。

  “在2009年的時候,一些基層民政局就反映,有國民黨抗戰陣亡士兵的家屬,要求辦理烈士証。當時,我們還不知道有這個文件,后來我們就請示上級,在網上也查不到這個1983年的文件。有一次,一位國民黨陣亡士兵家屬來的時候,拿著這份1983年的文件,我才知道有這個文件,后來到省民政廳一查,這個文件確實是真的。”劉三茂說。

  商州區民政局優撫股股長李濤說:“依照我這個年齡,根本就不知道還有一份這個文件,從2009年不斷有人過來找,我們才知道共產黨確實可以給國民黨士兵評烈士。”

  李濤說,依照目前的《烈士褒揚條例》以及其他法規,目前商洛市5位烈士的后人已經不能享受到實際的物質待遇,因為一些物質待遇主要是針對他們的直系親屬的。對於他們更多的是一份政治榮譽。

  基層民政干部也覺得家屬抱怨他們很委屈:“我們只是基層干部,拖這麼長時間才給辦烈士証,不怪我們,沒有明確政策,我們能有什麼辦法?”

  記者找到了民政部1983年的“優46號”文件,文件中提到,“……可以追認為革命烈士、其家屬享受革命烈士家屬的待遇。此精神不登報、不作公開宣傳,隻供個別審批時掌握。”

  4月17日,陝西省民政廳一工作人員說,至於陝西省有多少抗戰陣亡的國軍被追加為烈士,按照相關規定,這屬於不應當公開的范圍。而對這次省政府公布5陣亡國軍為烈士的新聞,他覺得這是省政府發布的,和民政廳無關。

  記者翻看很多的資料,發現早在74年前,西安的報紙就已經對中條山保衛戰進行過報道,其中裡面有一句話:“西北整個得以安定,皆賴我英勇將士在北岸艱苦支撐所賜。”

  沒想到74年后,對於這些陣亡將士申報烈士的消息,民眾反響依然如此之強烈。

  5名陝籍國軍烈士的故事

  他們為國捐軀卻寂寂無名

  任丙揚——父親替兒當壯丁

  商南縣富水鎮王家庄村支書賀力尉告訴記者,大約在2009年,他看報紙時突然發現,報紙上提到他們村有個人在中條山犧牲,烈士的名字叫任興福。於是,賀力尉開始在村裡四處找這個人的后人,但大家都說不知道。

  事情在一次村黨支部會議上有了轉機,“會上,一位女黨員說自己的丈夫原來也叫這個名字。”賀力尉說。但他納悶,“而且女黨員的丈夫才去世不久,就在村裡埋著呢。”所以也沒抱什麼希望。

  但沒想到,這位女黨員的丈夫還真是他所要找的烈士任興福的后人。

  原來,任興福就是任丙揚。任丙揚有3個兒子,老大任興海曾被過繼他人,改名叫任興福。當年國民黨部隊來拉壯丁,本來是任興海去的,任丙揚心疼兒子,於是自己頂替大兒子去當兵。結果就沒再回來,奶奶終身沒有改嫁,1973年去世。

  后來,任興福又將名字改回任興海,后來在縣城干到副縣級干部。

  任中明說,他們從2009年開始為爺爺申報烈士,結果每次都被縣民政局以各種理由退回來。去年8月份,任中明的父親任興國查出胃癌晚期,“父親知道時日不多,經常催我去縣上催催,烈士什麼時候能批下來,他見到我爺爺也好有個交代呀!”徐治幫——

  新婚5個月被抓壯丁,妻子苦等一年后改嫁

  很多年以來,此次被追認的烈士徐治幫的弟弟徐治雲,一直等待著哥哥的消息。

  也是在2009年,學者張恆給他們帶來了准確的消息,徐治幫在中條山陣亡,埋葬在山西省平陸縣。

  由於徐志雲在青海西寧,他委托自己的侄子徐安民給徐治幫申報烈士。

  徐治幫是商洛市商州區陳?街道辦西村人,村裡86歲的老人侯哲還記得徐治幫的一些情況,“他和我是同一天結婚的,個子不高,四方臉。后來我們聽說他在戰場上被日本鬼子給活埋了,我們村去了4個人都沒回來。”

  當時,徐治幫剛結婚5個月就被拉去當兵了,他的妻子在苦等一年后,得不到丈夫的任何音訊,就改嫁了。所以,徐治幫沒有子女。

  徐治幫的另外一個侄子徐新寧是海南三亞機場派出所所長,記者打電話採訪他時,他的第一句話就是:“感謝黨,感謝政府。”

  他說,烈士申請批下來后全家人都很高興,老父親徐治雲得知后在電話裡都激動得大哭起來。“不然一拖又是兩三年,我們的想法就是想讓當地政府給我們一塊地,我們將伯伯的尸骨運回家鄉,讓他的后人有個祭拜的地方。”汪家強——

  擔心兒子回來找不到家,母親餓死也不走“我看到眼前的一幕,震驚了”——西北大學學者張恆清楚記得2009年尋找汪家強后人的過程。

  汪家強的弟弟汪家和如今住在涇陽縣雲陽鎮張屯村四組。“在距村庄約30米遠的地裡,房子都是牛毛氈搭建成的,家裡一個板凳都沒有,我們隻好站著。問起他是否是汪家強的弟弟,他一言不發。沉默了很長時間,他突然嗚嗚地大哭起來。”汪家強被拉去當壯丁后,家裡的頂梁柱倒了。不久,汪家強的父親就去世了。媽媽帶著汪家和和另外一個智障妹妹開始了長達10年的乞討。

  “我去過汪家和的老家柞水縣曹坪鎮中廟村,在柞水縣一個很深的山溝裡,生存環境特別差,有的地方車都不能開進去。”張恆說。

  汪家和說,母親生前曾說餓死也不走,害怕汪家強回來后找不到家。

  2000年,汪家和帶著家人移民搬遷到涇陽縣雲陽鎮張屯村四組,生活至今。郝興泗——

  身高接近1米8,很魁梧,方臉

  烈士郝興泗家在洛南縣石坡鎮南坪村。

  4月12日,洛南縣民政局優撫股一名干部說,郝興泗的后人已經聯系不上了。本報記者最后通過當地村干部,尋找到了郝興泗的侄子郝兆民。

  “我二伯是郝興泗,他們兄弟3人。當年被拉壯丁的時候,二伯才結婚不到一年時間,他走了后一直沒有消息,一年后,二嬸就改嫁了。”對於二伯的事情,郝兆民是從他父親口裡知道的,父親和大伯也去世幾十年了。

  村裡一些對郝興泗有印象的人還有兩三位,當時抓郝興泗的時候,他們也都是七八歲的樣子,他們依稀記得郝興泗身高接近1米8,很魁梧,方臉。

  郝兆民的日子在當地過得並不富裕,他准備拿到烈士証后,給二伯立碑並開追悼會。“活著沒見,死了不知道,作為侄娃子知道了就該給老人盡孝。”吳宗樹——

  曾在村裡教書,“部隊上都叫他吳老師”

  吳宗樹的家,是所有烈士中交通、通訊最不方便的。

  柞水縣民政局優撫股的工作人員稱,吳宗樹的后人基本都不在家。最后幾經周折,記者終於聯系上了吳宗樹的侄子吳緒朝。

  對於叔叔的事情,今年67歲的吳緒朝知道得寥寥無幾。他說父親一共兄弟3人,吳宗樹是老小,原來在村裡教書,由於家境特貧寒,就當兵去了,當時吳宗樹還未成家。

  學者張恆后來証實了這一點,一些后來幸存下來的中條山士兵,有的還記得吳宗樹給他們講課的情形。

  吳緒朝說自己的女兒出嫁了,兒子也給人家當上門女婿了。家裡距縣城70公裡,就是距最近的通車公路也要5公裡,而且不通電,他們在使用一種“天燈”,平時到兒子家充電,回來后能用兩三天。

  吳緒朝說,希望政府能將他和老伴搬遷到條件較好的地方,“我們這裡太苦了。”

  專家觀點

  遲到的稱號實際上已經很輕很輕了

  中國近現代史專家、西北大學校長方光華接受華商報採訪時認為,當時這支部隊是楊虎城將軍的部隊,在抗日時期,蔣介石為了打壓和消耗這支力量,將他們派到抗日最前線中條山,但這支裝備簡陋的部隊打得很英勇,不少部隊戰至最后彈盡糧絕,許多人誓死不降跳入黃河殉國,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抗戰史上最悲壯的一頁。

  方光華說,不管是國民黨士兵還是共產黨士兵,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作出貢獻的,對於我們這些后人來說他們本來就是烈士。授予其為“革命烈士”這也是尊重歷史,彰顯民族血性。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教授張鳴認為:陝西商洛籍的五位在中條山犧牲的國軍官兵被追認為烈士,在網上引起了轟動,很令人欣慰,也讓人覺得悲哀。其實,按政策,抗戰時期為國捐軀的國共兩邊的將士,都可以向民政部門申請烈士稱號。但是,盡管有人幫忙,這五位烈士稱號的申請過程還是一波三折,民政部門甚至覺得共產黨的政府,怎麼能給國民黨軍人授予烈士稱號?這是多年來我們以政治立場劃界考慮問題的直接結果。這種狹隘的歷史觀把意識形態之爭置於一個不適當的位置,其實相對於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這種類似爭執甚至連一朵浪花也算不上。”

  很多政府官員似乎忘記了,抗戰是一個國共合作的局面,國共兩黨,都有成千上萬的官兵,為了民族的生存和自由,悲壯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的犧牲,都屬於不折不扣的為國捐軀,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這個民族的今天,作為后來人,為他們奉上一份烈士的稱號,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

  比起他們的犧牲,這樣的遲到的稱號,實際上已經很輕很輕了。

  山西省平陸縣

  洪池鄉西鄭村

  中條山對日作戰

  犧牲士兵名錄

  一等兵楊金祿22歲河北無極禮上村

  下士王明義27歲山東河吉簡家集

  中士范生貴30歲陝西岐山東南鄉二堡二甲

  下士袁冠武22歲陝西囗城鄭家營

  一等兵徐治幫21歲陝西商縣治安鄉徐家村

  上等兵韓根元22歲陝西囗城南街

  一等兵潭清海25歲陝西城固大盆壩原家坪

  一等兵趙天彥22歲陝西蒲城東鄉姚堡

  一等兵王生才22歲陝西醴泉安鎮堡囗村

  一等兵李祥中26歲陝西耀縣北雷家岩

  二等兵王俊民27歲山西晉城縣

  一等兵魏瑞生21歲陝西商南南二鄉四保

  一等兵張金根30歲陝西安康安海鄉四保二甲

  一等兵周盛泰19歲陝西商南東廣鄉一保

  一等兵汪家強19歲陝西柞水鳳翔河村二保

  一等兵王善文25歲陝西商南白家囗囗麻溝

  一等兵郝興泗25歲陝西雒南北良鄉五保四甲

  一等兵馮振祥25歲陝西商縣南家鄉囗增村

  一等兵陳光有24歲陝西長安三興鄉七保

  一等兵李樹雲27歲陝西商縣西二鄉張三村

  一等兵李興明25歲陝西嵐皋南鄉五保一甲

  一等兵傅青山24歲陝西安康紅口鎮

  一等兵囗高智26歲陝西商南大囗鄉一保

  一等兵候諳銀20歲陝西商縣上沙十村

  一等兵孫志成24歲陝西安康一囗中保

  一等兵任興福27歲陝西商南王家庄

  一等兵王振峻26歲甘肅天水北鄉一保四甲

  一等兵吳京囗21歲陝西柞水東鄉九間房

分享到:

(責編:王昕)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