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調查中,受訪者評出“我最推崇的同學關系”———“真誠相待”獲選率最高,達35%﹔其次是“相互扶持、共同進步”,有30%的人選擇。此外,還有“相互理解、關懷”(20%)、“君子之交淡如水”(13%)、“對方的不足能直言不諱”(2%)。 |
海外網4月22日電 據重慶晨報 從“復旦大學投毒案”,到“南航學生被室友刺死”事件,再到“江蘇高校刺傷案”……近來,接連發生的同窗相殘事件,令不少網友痛心:傳道授業的校園何時成了“戰場”?雖然部分案件細節存在諸多疑點,但當前同學關系逐漸淡漠的現象,正成為民眾熱議焦點。
上周,重慶晨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騰訊大渝網和966966公眾服務中心熱線,對2390名重慶居民展開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71%的受訪者正在關注近來發生的一系列同窗相殘事件﹔其中,28%的人“非常關注”。受訪者中,在校學生佔20%。
責任
超八成認為“社會”負主責
“短期內出現這麼多起校園惡性事件,我的心情很復雜。”西南大學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講師曾莉,在接受晨報記者採訪時嘆息不斷。在曾莉看來,同學關系本該是人際關系中,最簡單、最質朴的情感關系之一。而如今,社會人際關系的淡漠逐漸蔓延、傳染到同學關系中,讓人痛心。
本次調查顯示,84%的受訪者痛感當前同學關系普遍淡漠。
面對校園暴力事件頻發,曾莉認為,學校教育存在一定責任。在絕大多數高校師生比例嚴重失衡的情況下,教師、輔導員很難關注到每個學生的成長。此外,當前教育更多是“高分導向”,忽略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與情感疏導,以及培養學生良性競爭的意識。
同學關系淡漠甚至緊張的主要責任在誰?調查中,82%的受訪者首選“社會”,其次是“學校”(38%)。還有31%的人覺得主要責任在“學生”,17%的人認為責任在“家長”。
重慶市醫學心理咨詢中心副主任醫師冉江峰認為,同學關系淡漠與社會環境、家庭教養、學校教育等因素都息息相關。但在這些方面,我們都做得不夠。在一些制度和環境的建立上,我們缺乏對年輕人心理健康的保護與關懷。
原因
兩成人覺得是因為過度競爭
今年1月,武漢長江工商學院新聞專業學生針對大學生宿舍關系,在武漢12所高校做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僅43%的大學生對寢室關系表示滿意。大學寢室產生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過度“競爭”帶來的心理失衡。
而本次調查中,也有22%的人認為,同學關系淡漠的最主要原因是整個社會過度宣揚競爭的重要性。另外,36%的受訪者認為,成功標准單一化導致一些人隻顧追名逐利﹔21%的人覺得,不少人將同學關系僅僅視為一種人脈資源﹔16%的人選擇“人文教育缺失、被忽略”。
“現在的同窗情分,怎就這麼淡薄和廉價!?”江北區退休中學教師鄧穎,對接連發生的“同窗相殘事件”感到十分困惑。
鄧穎認為,現在很多人痴迷榮譽,喜歡攀比,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總想把所有好處與目光焦點集於一身,甚至覺得隻有將他人“踩”下去,才能實現目的。
“我一直覺得,少數人期望通過壓倒和傷害身邊人而競爭勝出,總有一天會‘失道寡助’,不會有好的前程。”鄧穎說,在她曾經教過的學生裡,現在發展得好的,往往是那些待人友善、心態平和的人,他們的成績未必有多麼優秀。
此外,多年從事青少年心理研究的西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吳明霞建議年輕人,在人際關系中學會適時溝通、合理宣泄。“我們的教育,包括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喜歡強調一個‘忍’字,讓孩子們學會凡事忍讓、沉默,但這不見得正確。”吳明霞認為,在社會壓力逐漸增大的今天,人際交往中產生沖突是很正常的,大家更應學習健康地“表達”情緒,“不能一出現矛盾,就單方面地去忍耐,長時間壓抑不滿情緒,甚至去記恨。這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而且很危險。”
提醒
成全別人,就是成全自己
採訪中,鄧穎反復向記者強調:“成全別人,就是成全自己。”她認為,這是我們當今社會應該呼吁和倡導的價值觀,從而拯救漸趨淡漠的同窗友誼。
調查中,受訪者評出“我最推崇的同學關系”———“真誠相待”獲選率最高,達35%﹔其次是“相互扶持、共同進步”,有30%的人選擇。此外,還有“相互理解、關懷”(20%)、“君子之交淡如水”(13%)、“對方的不足能直言不諱”(2%)。
“曾記同窗日月酣,未忘分道夢魂憨。”這是南坪一家外企主管陳艷,留給大學同學馮智的同學錄贈言。
7年前,陳艷與馮智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誰作為交換生去香港高校交流。陳艷說,當年馮智和她是年級一、二名,但交流生的名額隻有一個。“這個事要是放在一些人身上,恐怕會上演‘后宮劇’的勾心斗角橋段吧。”但后來,馮智主動提出將機會留給陳艷,“他當時調侃說,‘女士優先’。就這麼簡單。”
自那時起,本來鮮有交集的陳艷與馮智,結下了深厚的同窗友誼。如今,馮智在北京創業,生活殷實。陳艷還會經常給馮智介紹業務。“他並沒因為失去這次機會而走下坡路。甚至就是因為他有這樣的氣魄和人格魅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我也因為他的成全,有了想要的生活。”
陳艷始終相信,同窗相殘事件只是個案。盡管同學關系漸趨淡漠,但更多人的同窗友誼值得一生珍藏和回味。(記者 肖舒楠 實習生 帥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