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軍人生來為戰勝。培養當代革命軍人的打仗意識,是貫徹習主席提出“能打仗、打勝仗”要求的重要保証。歷史和實踐一再証明,越是在和平環境下,越要樹牢我軍“戰斗隊”思想,培養和強化官兵的憂患意識、職責意識和能力意識,始終保持革命戰爭年代那種鐵血意志和戰斗精神。 |
軍人生來為戰勝。培養當代革命軍人的打仗意識,是貫徹習主席提出“能打仗、打勝仗”要求的重要保証。歷史和實踐一再証明,越是在和平環境下,越要樹牢我軍“戰斗隊”思想,培養和強化官兵的憂患意識、職責意識和能力意識,始終保持革命戰爭年代那種鐵血意志和戰斗精神。
牢記“忘戰必危”,培養軍人的憂患意識
強烈的憂患意識,是軍人與生俱來的品質,更是天職所系、使命所需。軍人必須自覺克服和平麻痺思想,時刻牢記“居安思危”“忘戰必危”,把訓練的標尺定在“打”字上,以“隨時准備出動”的姿態枕戈待旦、嚴陣以待。
要樹立辯証思維,在把握戰爭與和平的辯証關系中強化憂患意識。“安”與“危”、戰爭與和平從來都是一對不可分割的矛盾統一體。消除戰爭,實現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國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願望。但和平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隻能靠強大的軍事力量來贏得和維護。軍人為戰爭而生,戰斗和准備戰斗是軍人應有的恆常之態。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以戰止戰,歷來是固國安邦之道。隻有“備戰、能戰、敢戰”,才能真正達到“不戰”“止戰”或戰而勝之的目的。作為當代革命軍人,決不能忘記戰爭,而要時刻繃緊戰備這根弦,因為“沒有什麼比准備好迎擊敵人更能帶來和平了”。
要提升歷史涵養,在汲取歷史經驗教訓中強化憂患意識。在自然災害、社會動亂、異族侵凌的反復敲擊錘打中不斷延續的憂患意識,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的重要支柱。要重視培養官兵的歷史智慧,既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歷久彌新的憂患思想,又使近代中國的屈辱史成為每一名中國軍人不敢有絲毫忘卻的歷史情結,警鐘長鳴,從而使廣大官兵學會在借鑒歷史的成功經驗與失敗的教訓中增強憂患意識,真正做到居安思危,常備不懈。
要樹立世界眼光,在綜觀國際國內兩個大局中強化憂患意識。當前,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發生了新的變化:一些西方敵對勢力亡我之心不死,西化、分化我國的圖謀從未放棄﹔我國周邊局勢緊張動蕩有所加劇,周邊安全形勢中的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進一步增加﹔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日益深入,維護海上運輸線安全、海外資產安全、海外人員安全、海外資源市場和產品市場安全的任務更加繁重﹔戰爭形態信息化,未來戰爭提前在外空、電磁、網絡等非傳統領域展開……可以說,我國國家安全是凶險交織,既有急流沖擊,也有暗潮隱涌。作為肩負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使命的當代革命軍人,豈能安之若素、高枕無憂?
牢記“使命在肩”,培養當代革命軍人的職責意識
軍隊與使命共生,軍人與使命同在。我軍職能使命,承載著黨和人民的重托,維系著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培養當代革命軍人的打仗意識,就要大力培養官兵的職責意識,要始終牢記神聖使命,從人民軍隊肩負的歷史使命中激發內在動力、催生攻無不克的信念、堅定戰無不勝的決心、礪煉獻身國防的斗志。
要堅定理想信念,做到忠誠使命。有效履行使命,前提是無比忠誠使命。要堅持不懈地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深入抓好“堅定信念、鑄牢軍魂”主題教育活動,認真搞好我軍優良傳統、職能使命、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等經常性教育,真正搞清楚“為誰當兵、為誰扛槍、為誰而戰”這個根本問題,不斷增強履行使命的責任感緊迫感,切實打牢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履行使命的思想基礎。要堅決落實黨指揮槍的一系列根本制度,確保黨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牢牢掌握部隊,確保政令軍令暢通,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做到黨指向哪裡就戰斗在哪裡、奉獻在哪裡。
要愛崗敬業,做到獻身使命。使命要靠行動來履行,靠實踐來落實。如果說忠誠使命是覺悟,那麼獻身使命就是行動。獻身使命,獻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事業,是軍人的天職,也是軍人的光榮所在。軍人隻有完全融入履行使命的實踐中,才能最大限度地釋放自己的正能量,在竭誠奉獻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我軍的歷史使命,為每個革命軍人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台。要自覺把個人理想、本職崗位與履行歷史使命緊緊聯系在一起,一心一意謀打贏,兢兢業業干工作,立志在本職崗位上獻身使命、建功立業,在履職盡責中書寫人生的壯麗篇章,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要精武強能,做到不辱使命。忠誠使命、獻身使命,歸根到底要落實到不辱使命上。要著眼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的要求,學理論、學軍事、學科技,不斷豐富頭腦、開闊視野,打牢獻身使命的知識基礎。要把實踐作為提高能力素質的最好平台,在投身軍事訓練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裝備,在參加重大軍事演習和軍事行動中演練新戰術、探索新戰法,在執行急難險重任務中磨礪意志、培育作風,在扎實做好軍事斗爭准備中強本領、長才干。
牢記“能打勝仗”,培養軍人的能力作風
能力是生存之道,是打贏之本。培養當代革命軍人的打仗意識,最終要落實到能力上,堅持按照打仗的標准搞建設抓准備,圍繞提高打贏能力聚焦用力,確保一聲令下能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要培養有血性的昂揚斗志。作為軍人,就應該有血性,有朝氣、有銳氣、有虎氣,以百倍的努力、千倍的拼搏敢於挑戰、敢於探索、敢於超越,平時敢“擔當”,戰時敢“亮劍”,把軍人的血性化為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把尚武精神和科學精神結合起來,著眼戰爭的新特點,堅持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嚴格培育過硬戰斗作風,弘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鍛造革命軍人強健的體魄、驍勇的斗志和不屈的精神。
要牢固樹立戰斗力標准。按照打仗的要求籌劃指導工作,使各項工作和建設向能打仗、打勝仗的目標聚焦,經得起歷史、實踐和戰爭的檢驗。要把握戰斗力標准的時代內涵,遵循戰斗力生成規律,堅持把信息化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方向,著力向形成新質戰斗力深化,向自主創新發展躍升,向全面協調發展方向推進,向推動建設成果運用轉化拓展,充分發揮信息力在戰斗力生成中的主導作用。
要高質量做好軍事斗爭准備。軍事斗爭准備越充分,越能維護和平、遏制危機、打贏戰爭。要充分認清我國安全面臨的威脅和挑戰,堅持軍事斗爭准備龍頭地位不動搖,各項准備工作往前想、往前趕、往前抓。堅持從戰略高度抓好日常戰備工作,加快建成平戰一體、高度戒備、隨時能戰的作戰值班體系,保持常備不懈的戰備狀態,提高快速反應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著眼實戰需要從難從嚴訓練部隊,堅持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打仗需要什麼就苦練什麼﹔進行全方位、多領域軍事訓練探索實踐,提高信息化條件下威懾和實戰能力。(郝湛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