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稱,與蘇-33的機載電子設備相比,殲-15艦載殲擊機的計算機系統性能相當優異,比如在主計算機快速運算能力上超出數倍。但是,要想真正合理分析機載電子設備,包括機載計算機的作戰性能,還需要其他相關信息,包括計算機某個部件的具體任務和性能。 |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俄羅斯軍事評論網4月25日報道,中國海軍可能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部隊,自然不會忽視航母這一艦隊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現在不僅裝備了首艘航母“遼寧艦”,而且已經擁有多種艦載飛機和直升機。俄媒稱,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就從俄羅斯購買了退役的“基輔”號和“明斯克”號航母,毫無疑問地對這些航母進行了詳細的研究。1998年4月,又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從烏克蘭購買了未能完工的1143.6型“瓦良格”號航母。當時聲稱計劃將其改造成海上娛樂場,后來卻運到大連海軍基地干船塢內進行檢查、維修和改裝。2011年,中國在大連造船廠完成了這艘航母的完工建造和現代化改裝工作,使其成為解放軍海軍首艘航母。與此同時,中國在中部地區建成了一個與“瓦良格”號航母甲板一模一樣的陸地訓練場,用來培養艦載航空兵飛行員。2011年6月8日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確認,前“瓦良格”號航母正在大連進行完工建設和現代化改裝。當年8月10日,航母離開造船廠,開始首次海試。到2012年5月這艘航母共進行了5次海試。2012年9月25日解放軍海軍首艘航母在大連港舉行正式交接入列儀式,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這艘航母被正式命名為“遼寧艦”,以紀念其誕生地所在的省份遼寧省,船身編號16。但是,中國軍隊很長時間都沒能確定這艘航母的使用計劃,是納入戰斗編成還是用作訓練基地。分析師們曾經討論過多種可能性。
中國“遼寧艦”航母艦載航空兵的主力是殲-15殲擊機。《南華早報》2012年11月24日披露稱,殲-15已經由試飛員戴明盟駕駛在航母甲板上順利著陸,從而標志著中國正式成為擁有噴氣式艦載殲擊機的新興海軍大國。 俄媒稱,殲-15的研制歷史值得關注。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試圖從俄羅斯採購50架蘇-33艦載殲擊機。但是在就可能的合同進行談判期間,中方希望購買的飛機數量持續減少,最終減至2架。不難猜測,兩架殲擊機根本無法配備一艘航母,隻可能會被中國用來仿制,隨后生產類似的國產艦載機。雖然俄羅斯航空制造業當時的經濟狀況較為嚴峻,急需新合同,最終還是拒絕了中國,沒有向中國出售一架蘇-33。不久以后中國就與烏克蘭就出售一架蘇-33的原型機T-10K以及某些相關文獻達成一致。2010年夏有報道稱,中國自主研制的殲-15艦載殲擊機成功首飛。
應當說,當時中國就已經把殲-15稱為此前殲-11的發展型號,而不是T-10K/蘇-33的簡單復制品。在此方面,由於某些不太清楚的原因,殲-11項目的發展走上了此前蘇-27K演變成蘇-33的道路。中國媒體在評論國產殲-15殲擊機的優勢時指出,它能攻擊地面目標。相比之下,蘇-33的武器清單上曾經有500千克以下口徑的非制導炸彈和各型無控火箭彈,在試驗期間也曾試圖使用KH-41反艦導彈,但是量產型蘇-33飛機已經不再具備這種能力。至於中國殲-15的武器清單,暫時還沒有准確的信息,因此完全有理由認為,它打擊地面目標的能力同樣有限。如果中國決定按照美國的做法發展本國航母艦隊,那麼殲-15的武器庫裡完全可能出現某些制導武器的身影,但是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准確信息。
據稱,與蘇-33的機載電子設備相比,殲-15艦載殲擊機的計算機系統性能相當優異,比如在主計算機快速運算能力上超出數倍。但是,要想真正合理分析機載電子設備,包括機載計算機的作戰性能,還需要其他相關信息,包括計算機某個部件的具體任務和性能。另外,即便擁有超級強悍的計算機,如果機載電子設備裡缺少其他性能較為先進的裝置,同樣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比如性能不佳的機載雷達無法協助強大的計算機發揮全部潛力。有推測稱殲-15使用有源相控陣機載雷達,這個消息值得懷疑。無論如何,其機載電子設備的性能應當實現總體平衡,否則不可能達到最高性能。目前眾所周知的是,殲-15艦載殲擊機可能暫時隻能使用空空類制導武器。
中國“遼寧艦”航母還能停靠各種用途的艦載直升機,除了從俄羅斯引進的卡-28反潛直升機和卡-31指揮預警直升機外,還有國產直-8和直-9直升機。中國昌河公司研制的直-8多用途直升機是根據從法國引進的SA321直升機專利技術生產的,有運輸型、反潛型、預警型、救援型等多種型號。至於哈爾濱飛機制造公司研制的直-9多用途直升機,使用的是法國SA365N1“海豚”直升機的專利技術,從1998年開始裝備軍隊,現有運輸型、攻擊型、救援型、反潛型等多種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