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30日,美國科學院發布消息,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此前的25日,他還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但是,在2011年12月施一公卻落選了中科院院士,如此鮮明對比,引來公眾熱議。不少人質疑為什麼施一公能當選美國的雙院士卻當不了中國院士,這其中是否有“貓膩”?中國究竟怎樣選院士? |
4月30日,美國科學院發布消息,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此前的25日,他還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但是,在2011年12月施一公卻落選了中科院院士,如此鮮明對比,引來公眾熱議。不少人質疑為什麼施一公能當選美國的雙院士卻當不了中國院士,這其中是否有“貓膩”?中國究竟怎樣選院士?
根據媒體報道,施一公在2011年評選院士落選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國籍問題被認為是他落選的首要原因,當時其尚未取得中國國籍,這並不完全符合中國科學院院士評選的國籍標准﹔二是他回國時間短、貢獻少。
而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規定,“對於長期不在國內工作的院士候選人,在堅持院士標准的同時,還應特別考慮其對國家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事業發展所作的貢獻。”並且,“被推薦人需要提交當前有效的中國國籍証明,即中國國籍身份証件的復印件。”由此來看,施一公落選中科院院士也並非完全說不通。
而與此截然相反的是,美國評選施一公為雙院士,主要從他的學術水平來衡量,而非為美國做出了什麼貢獻。
施一公是“千人計劃”首批回國的學者,回國5年,中國的院士落選,而美國的院士卻連獲兩個,此事在公眾看來,確實有些不可思議。盡管,當上美國的外籍院士和能否當選中國的院士,沒有必然的關系,然而,在一落一當之間,讓大家看到的,恰恰是中國院士制度改革值得反思和借鑒的方向。中國要吸引人才,要在學術上領先,院士制度改革是必須的。
評選院士的標准盡管有不一樣,但各個國家的標准應該是大同小異。無論標准有多少,其中的根本標准,應該是看一名科學家有多少高質量的成果,以及他的學術成果給人類帶來了多大的貢獻,而不僅僅囿於國籍、國界之限。
【人物小傳】
施一公
現年46歲,1985年,施一公被保送到清華生物系,成為清華大學生物系復系后的首屆本科生。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系,1990年赴美深造,1995年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物理學博士,歷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講席教授。他2006年開始著手在清華大學建設實驗室,2008年回國工作。
現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醫學院常務副院長,此前因未能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而引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