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4年05月07日08:58|來源:京華時報|字號:
在第2屆中國新型城鎮化峰會上,住建部村鎮司司長趙暉表示,城鎮化並非要消滅農村,而是要讓在農村住的人口與城市人口享受同等待遇。建議允許城裡人購買農村宅基地和房子,賣地收入要建立分配機制,政府、村集體、農民各拿一部分。
以下為演講實錄:
趙暉:我今天其實准備了一個非常好、非常精美的PPT,但由於時間問題我就不放了。
我認為,不應該把城鎮化作為政府的重要目標,應該當做主要目標。這次新型城鎮化的規劃報告打開一看,裡面居然有一章講農村,這首先是個好事,但還不夠,現在這個規劃是把農村怎麼定位的呢?是在把城鎮建設好的同時,農村也要建設好,這是對的,但我覺得認識上是有局限的,城市跟農村從結論上來講是一回事,什麼叫一回事?都是人居住的地方。國家追求的是什麼?工業化、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包括新型城鎮化,城鎮化是個表象,它是附帶著來的結果。城鎮化是什麼呢?是人居住地點的轉移,從農村轉移到城鎮,但我們一定要追求人居住點的轉移嗎?我覺得這不是我們追求的本質,我們追求的應該是工業化、現代化,用人口衡量的話,我們追求的是就農產業人口越來越低,二三產業人口越來越高,應該是這樣設計目標,按照我們國家不斷發展,非農業就業人口不斷增高,但這些人住在哪不是我們一定要推進的方向。我們的城鎮化就是人口居住在城市中的比例不斷提高,這到了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后期,這兩者是沒有什麼關系的。
也就是說,核心問題是,村不能叫農村,村裡住的不完全是農民,應該是從事二三產業為主的,這是不是個夢想呢?絕不是夢想,你們去看一看每個成熟發達國家的村裡住的是什麼人,美國、法國、日本我到村裡都問,村裡到底農民住了多少,周圍都是農田,農房的形態,但這個村裡從事農業的人,我問了以后結果是都不到10%,90%的人不是農民,但他們住在村裡,現在我們國家蘇南、浙江摩托化以后從村到鎮、市裡也就半小時。
所以,村也好、城市也好,都是未來人口居住的地方。那麼,我們國家為什麼要提城鎮化?而且四化裡提的最響的恰恰是城鎮化,我覺得這是最不可取的,為什麼呢?我認為是我們的農民意識引發的問題,我們自己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轉變過程中,看不起農業,認為農業落后,恨不得早一天擺脫農業甚至消滅農業,向往城市,這是一個意識。還有一點,我們國家的城鎮化與發達國家重大不同是,我們住在城裡的人和住在村裡的人待遇不同、環境不同,發達國家沒有這個問題,我們認為住在城裡的就是生活水平高,把這個劃等號了。按照我們的統計方式看美國的很多州,住在城市和鎮裡的人口不到60%,40%都在農村,我們還70、80%的目標往上提,但這些人絕不是農民,但他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非常完善,環境優美。
所以我們在想,村到底是什麼?長期來看,國家應該建立這麼幾個方向:首先,要徹底打破城鄉差距,最大的成本就是住房,再怎麼說農民工市民化,北京市能解決農民工的住房問題嗎?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還在說,但人家農民在村裡有自己的房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像北京周邊的農民,他的房子有,他也能看病,何必到城裡來呢?
第二,村裡也應該讓城裡人去購買宅基地和房子,隻有這樣才能把社會資金帶到農村,把農村建起來,他買完宅基地,咱們想想北京一塊宅基地,500萬也能掏,掏了之后他會重新建設,但這500萬要建立受益者分配機制,政府要拿走一部分,村集體可能要拿二三百萬,農民可能拿100萬,這個機制實際是什麼機制?就是我們目前城市的建設機制,我們國家城市建設就是靠買房人建起來的,所謂土地財政,最根本誰買的單?最終買單的都是每個買房的,但農村建設的機制,隻能靠中央和地方的財政來投入,但中央財政拿出吃奶的力也遠遠趕不上城市社會資本投入。農村今天的建設機制就是改革開放前城市的建設機制,所以農村跟改革開放前沒什麼變化。但是你進去不能倒賣,隻能自住。
這是長期目標,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因為今天時間到了,我就說一個理念,怎麼看村?我覺得要真正脫離農民,打消農民跟市民的根本區別,這是我們國家早晚要走的最終道路。
我就說到這裡。
(責編:龐晟)
農村宅基地 城裡人 建設機制 村集體 二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