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記憶南粵魯東中原創投成渝書畫贛鄱旅游IP電視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時政>>海外網專稿>> 正文

中拉被遺忘的交往史:五十年代“廣場舞”用拉美歌伴奏

2014-07-17 13:22:00|來源:海外網|字號:

阿根廷影片《大牆后面》50年代在中國放映

1980年,在廣州的舞會上,交誼舞剛解禁,隻有在50年代學過的中老年人會跳,年輕人基本不會。

    海外網7月17日電 根據此前公布的訪問日程,當地時間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拉美和加勒比有關國家領導人在巴西舉行會晤,並邀請拉美領導人參加集體晚宴。此前,他曾在接受四國媒體聯合採訪中提到巴西作家保羅·科埃略、阿根廷史詩《馬丁·菲耶羅》等拉美文化代表。

    而說起拉美文化對中國的影響,大多數中國年輕人也許隻想到《百年孤獨》、足球、桑巴、探戈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卻鮮有人知道,在建國初期,拉美文化就曾在中國掀起過一陣小高潮,而拉美人民也是從那時開始,逐步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

    作為美國的“后院”,拉美國家中大部分與新中國建交較晚,但二者相互之間的文化交往卻從很早就開始了。同屬亞非拉第三世界,中國十分重視和拉美人民的文化交流。上世紀50年代末,大量拉美音樂、電影、電視劇等被引進國內,並受到中國民眾的熱烈歡迎。

    50年代中國放映拉美電影多

    巴西電視劇《女奴》曾席卷全國

    李德明老先生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老北京”。他在抗戰時期出生,自己的青春年華是在建國初期度過的。說起拉美文化,老先生印象深刻。

    據李老先生回憶,50年代,普通市民花5分錢或1毛錢,就可以看一場露天電影,進電影院則要花2.5角或3角。在當時,除了一些優秀的國產影片,觀眾還可以看到很多拉美影片。如上海譯制片廠譯制的阿根廷電影《大牆后面》(1957)、《寂靜之后》(1956)、《沙福拉》(1959),H.德爾卡裡爾表現貧農生活的《白土》(1959)等。這些都是尖銳反映當時拉美地區社會現實的影片。據老先生回憶,當時他看過的拉美影片有10部以上。

    而對很多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國人來說,電視劇《女仆》成為那一代人對巴西的集體記憶。電視劇女主角伊佐拉的扮演者露塞莉亞·桑托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她對這部電視劇在中國受到如此喜愛感到吃驚。1985年,在中國的外國電視劇評比中,近3億觀眾將選票投給了露塞莉亞,她成為中國人心目中最佳外國女演員。昔日嬌小的“伊佐拉”如今早已為人母,但每每談及她去中國的經歷,總會流露出幸福的笑容。《女奴》在中國的經歷,生動地展現了文化交流的力量。

    中國音樂家赴阿根廷學當地歌曲

    拉美音樂成中國流行舞曲

    說起中國與拉美的音樂交流,則不得不提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劉淑芳。在五六十年代,她的名字幾乎家喻戶曉。她將拉美音樂帶到中國,也將中國的音樂介紹給拉美人民。她演唱的古巴民歌《鴿子》、阿根廷民歌《小小的禮品》以及眾多其他外國歌曲風靡一時,受到中國觀眾的歡迎和喜愛。

    1956年,中國藝術團出訪巴西、阿根廷、智利、烏拉圭南美四國,30歲的劉淑芳即在其中。在新中國建立之初,大多數國家還不了解中國,南美更是一片空白。周恩來總理十分重視這次出訪,強調要用藝術為紐帶,帶去中國人民的友誼,同時,也要學習拉美優秀文化。

    來到阿根廷后,劉淑芳向當地一名叫奧·古阿拉尼的年輕民間藝人學會了歌曲《小小禮品》,並受邀在被稱為阿根廷最神聖藝術殿堂的柯龍劇院演唱。恰逢當地母親節前夕,這首詞曲感人、歌頌母愛的歌曲立刻引起全場共鳴,奧·古阿拉尼也因此成名。回國后,劉淑芳很快把《小小禮品》譯配成中文,並錄制了唱片。這首歌迅速在中國傳唱,拉丁美洲和世界許多國家也都知道了這首歌。

    據李德明老先生回憶,50年代,北京各單位經常組織舞會,地點就選在公園廣場、空地等,由各單位文藝組來進行現場伴奏。“鋼鐵廠男同志多、紡織廠女同志多,兩家單位就會搞聯誼舞會。”老人說。

    當時跳舞的群眾一般分兩撥,性格較開放的跳交誼舞,較為保守的就跳集體舞,也就是如今廣場舞的前身。由於旋律優美,拉美歌曲成極受歡迎的伴奏曲。為表現特別的拉美風情,當時的有不少“文藝青年”開始嘗試拉美吉他,“與現在流行的木吉他不同,它能發出音色特別的顫音”李老先生說。

    至於拉美舞蹈,老先生稱,“古巴的倫巴舞當時是不允許跳的,但探戈可以。”

    麥家《解密》拉美受熱捧

    《百年孤獨》滋養一批中國作家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開始進入拉美讀者的視線,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作家麥家的西語版小說《解密》受到阿根廷讀者的熱捧。在著名的世界最美書店之一的阿根廷雅典人書店文學類作品排行榜上,《解密》排名第一。而說到拉美文學對中國的影響,《百年孤獨》成為不能繞開的話題。

    《百年孤獨》曾經滋養了一批中國的作家,中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就曾表示,“1984年我第一次讀《百年孤獨》的感覺是震撼,緊接著就是遺憾,原來小說也可以這樣寫。”談到該作品對他的影響,莫言稱“這本書我當時隻讀了五六頁,我就開始寫自己的小說了。”

    當然,《百年孤獨》之后很多拉丁美洲作家的作品被相繼介紹到中國來,同屬魔幻主義的就有一二十部。(肖宋君 林宇熙)

(責編:趙軍)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拉美 廣場舞 習近平 巴西 阿根廷 電影 倫巴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中共中央領導人的軍裝照(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北京篇 (高清)

江澤民胡錦濤等卸任領導人都在哪露面(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魯東|創新|中原|創投|成渝|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