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資訊>>海外網專稿>> 正文

外媒:中國設計城市交通需為人著想 不是汽車

2014-08-27 16:04:00|來源:海外網|字號:

中國最擁堵城市排行

美國華爾街日報8月26日發表名為《中國哪些城市最擁堵》一文。文章綜合了中國一家導航軟件的后台數據並給出了中國十大最擁堵的城市榜單。這些上榜的城市包括“打車十分困難的”杭州﹔“周五晚上火鍋位難求的”重慶﹔“下雨時通勤變成一場噩夢的”廣州等。

文章提到,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2013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均超過2000萬輛,並連續五年蟬聯全球第一。汽車數量的增多一方面體現了中國經濟的高速迅猛發展,同時也帶來了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首都不再是“首堵”

在綜合了中國25個城市司機的平均路程、所花時間、等待時間以及平均時速之后獲得數據來源。該數據顯示,部分特大型、大型城市擁堵延時指數均在2以上,即因為交通擁堵,公眾出行需花費非擁堵狀態下2倍以上的時間到達目的地。上海擁堵程度排名居首,擁堵延時指數為2.16,出行平均擁堵時長15.73分鐘﹔杭州趕超北京成第2擁堵城市,平均擁堵延時指數2.10。

這樣的排名似乎讓持有“北京是首堵”看法的不少人士感到詫異。2010年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盤點了世界上五大交通最差城市,那時北京高居榜首。飽受調侃的“史上最大堵車”—— 2010年京藏高速公路大堵車讓不少人認為北京擁有中國最混亂的交通形勢。可數據顯示,北京的擁堵狀況不是最嚴重的。包括福州、沈陽、濟南等一批中國的二線城市,由於商圈集中,公共交通設施不完善,擁堵狀況比一線城市要嚴重。

這份排行除“公布”堵城花落誰家之外,還統計出各城市“十大最堵路段”、“通勤擁堵模式”、 “限號對交通影響”等實用信息。這些數據也客觀反映了中國城市交通系統建設中產生的一些問題。

為應對城市擁堵多地絞盡腦汁

為了應對城市擁堵和減少汽車尾氣排放,中國一些大城市已經採取包括“限牌”在內的許多措施控制城市汽車數量。以上海為例,車主必須通過拍賣的方式才能獲得一塊上海籍車牌。每塊車牌最少價值7萬元人民幣。

因大規模進行市政建設的中部城市武漢的交通問題,近來也越來越引起外界關注。根據瑞士銀行(UBS) 2011年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武漢,汽車平均行駛速度為每小時20.4公裡,比紐約和東京還慢。截至去年7月份,武漢機動車保有量已達到145萬輛,在過去的五年間,這一數字還以20%的速度持續增長。對此,武漢政府正大規模的修建地鐵、高架公路、環形公路等措施以求減少交通擁堵。

北京為減少汽車保有量,也採取了許多措施來緩解過多車輛帶來的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的問題。截至2013年,北京市的汽車數量達到530萬輛。而根據北京市政府2013年發布的一項關於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的通知中規定,到2017年底,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將控制在600萬輛以內。同時,北京市還將研究制定征收交通擁堵費政策。

世界銀行交通運輸部門中國聯絡員本亞馬·雷亞(Binyam Reja)在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征收城市道路交通擁堵費是一個有爭議性的議題。征收金額多少?誰來征收?資金流向等問題都要進行嚴密討論。但是我們也要樂觀的看到,倫敦、新加坡等大城市在這一政策上的施行效果很不錯。”

發展公共交通別讓乘客滯留

香港《南華早報》把堵塞的根源歸於“政策短視”。該報認為,盡管中國千人汽車保有量還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一些官員一味大力發展汽車產業,忽視城市基礎設施規劃、投資和管理,進而結出交通堵塞的苦果。

世界銀行首席交通專家方可認為,通勤的需求過大,而公共交通配套設施不完善也導致了中國大城市的擁堵問題。“需要讓通勤者有可行的替代出行方式,而不是單純的多修路,不能讓高架路把乘客滯留在空中。”方可說。

到2030年,60%的世界人口將居住在城市,如何解決大量人口和車輛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和交通問題將是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道世界難題。前紐約市長布隆伯格認為,中國需要重新設計城市交通,“主要是為人著想,不要僅僅考慮汽車。自行車、步行、電車和公共汽車也要共同發展”。(蘇葉)

(責編:邢若宸)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媒體:中央巡視與專項追逃內外聯動反腐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北京篇(高清)

閻錫山在山西的最后時光(組圖)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