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7 22:00:32|來源:新華網|字號:
通水后的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終點團城湖明渠(12月27日攝)。 12月27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終點團城湖明渠開閘放水,北京市南水北調工程正式通水。 新華社記者 張宇 攝
新華網武漢12月27日電(記者熊金超、吳植、羅鑫)12月27日,南方漢江丹江口水庫的清流經過15天、1000多公裡行程,流抵北京,開始潤澤首都的千家萬戶。
“北京南水北調工程運行有序,水質檢測結果達標。”北京市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孫國升介紹說,工程試運行期間,北京已有56萬人“嘗鮮”喝上漢水。
而根據北京目前的用水計劃,今年底至明年10月將受水8.18億立方米。將來南水北調來水可覆蓋80%的北京平原地區,供水范圍達6000平方公裡。這將大大緩解北京缺水壓力,提高城市用水保障率,有效遏制地下水超採,對北京永續發展意義重大。
中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且時空分布不均,總體上南澇北旱。一方面,過去長江流域連年洪災給中下游造成極大損失﹔另一方面,在包括北京在內的北方黃淮海地區,水資源承載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矛盾非常突出。
水資源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和人民福祉,治水工程就是民生工程。早在62年前,國家決策者就提出了南水北調的偉大構想。
1952年10月,毛澤東視察黃河,在聽取了關於引江濟黃設想的匯報后,說:“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經過50年的論証,2002年12月,中國終於正式宣布南水北調工程開工。
按照規劃,南水北調工程分東、中、西三條線,分別從長江的下、中、上游調水北送,三條線均需分期實施。去年底,東線一期工程正式向山東、江蘇、安徽等地通水。本月剛剛正式通水的中線一期工程則是向北京、天津、河南、河北供水,年均調水量為95億立方米,沿線約6000萬人將直接喝上水質優良的漢江水,近1億人間接受益。
目前,南水北調已累計完成投資2400多億元。預計到2050年,南水北調三條干線的總長度將達4350公裡,調水總規模448億立方米,工程總投資5000億元,是當今世界最大水利樞紐三峽工程總投資的兩倍多。
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守仁說,南水北調工程在論証50年、建設10多年后通水運行,是一個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過程。
實際上,南水北調設想自20世紀50年代被提出后,中國人一直對其念念不忘。到改革開放之初,南水北調被正式提上日程,但當時國家的財力和技術水平仍不足以實施如此龐大的高難度工程。
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汪易森說,南水北調工程,我們做了50年的論証。其間,論証工作多次因為反對或國內經濟能力不濟而停下來。
直到進入新世紀,我國糧食生產的地域重心持續北移,首都北京等北方城市規模迅速擴張,這些都導致北方的缺水危機逐年加劇,南水北調變得勢在必行。另一方面,在經歷了20多年的改革開放之后,不斷增強的綜合國力使調水夢想變得可望可及。從2002年起,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誰先上馬,不再是一個讓國人舉而不定的問題,最后兩條線幾乎同時上馬、平行作業並相繼成功。
(來源:新華網)
清流,漢水,南水北調工程,調水量,長江水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