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7 22:29:00|來源:中國新聞網|字號:
海南儋州調聲隊身著亮麗的盛裝,勾手捺身,在海南大學藝術學院的舞台唱起歡快的《迎客歌》。 劉洋 攝
儋州山歌對唱。劉洋攝
中新網海口12月27日電(記者張茜翼)“客到咱歡迎拍手,歡迎貴客到儋州﹔儋州人盛情好客,五湖四海廣交流……”27日晚,由10余人組成的海南儋州調聲隊身著亮麗的盛裝,勾手捺身,在海南大學藝術學院的舞台唱起歡快的《迎客歌》,生動展示了儋州人民熱情好客、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當晚,2014海南民間藝術進高校系列活動將極具本土特色的儋州“三寶”請入校園,在場上千名觀眾領略其魅力。“儋州三寶”包括儋州調聲、儋州山歌、儋州山歌劇三個部分,展示了儋州民間優秀藝術。
國家一級作曲、海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黎友合介紹,儋州調聲是僅流傳於海南省儋州一地並具有獨特地域風格的漢族民間歌曲,用儋州方言演唱,節奏明快,旋律優美,感情熱烈。儋州調聲主要特色是男女集體對唱,把唱歌與舞蹈融為一體。2006年5月20日,儋州調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事實上,儋州調聲最初產生在西漢時期,是從儋州民歌活動中演變過來的。調聲的內容以表達愛情、幸福生活為主。在儋州,唱調聲沒有固定的場合和時間,在農閑時節、逢年過節,在山坡野地、鄉鎮集市都可進行,主要是青年男女互相以歌抒情,農歷八月十五唱調聲尤為盛行。
黎友合說,儋州調聲突破了山歌固有的表現形式,曲調層出不窮。而調聲有若干常用曲調,以此為基礎加以發展變化,並在發展中善於吸收古曲、現代歌曲及外國歌曲旋律,這也是調聲藝術常唱不衰、與時俱進、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之一。
與儋州調聲不同的是,儋州山則歌唱出人間喜怒哀樂。海南省鄉土文化研究會會長、儋州調聲山歌協會名譽會長羊中興介紹說,儋州山歌不刻意雕琢,其粗獷、朴野,對人心靈的叩擊更加猛烈。
“儋州山歌具有開闊意境和大膽想象,也有形象生動、精彩迷人的語言。”羊中興舉例道,有這樣一首儋州山歌“披風不怕身寒冷,心紅不忌路疏生。記得月前花下約,轉水繞山放步行。”赴約后生的情態和心理躍然而出。
本次活動是根據海南大學2014年啟動的中西部項目“瓊古遺韻”課題建設計劃而開展的,通過田野調查進一步挖掘、整理海南藝術類非遺項目的藝術特征、文化價值、保護與傳承現狀等,並在此基礎上形成集文本、圖片、樂譜、音視頻資料為一體的系列學術著作。
除儋州三寶外,本次系列活動還包括海南八音、瓊劇、?家調、臨高哩哩美和人偶戲、黎族歌舞和服飾等海南民間藝術。黎友合認為,通過展演的方式,對大學生更加了解儋州民間文化很有幫助,民族藝術進高校,更有利於傳統文化的挖掘和保護。(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儋州調聲,海南儋州,藝術學院,走進校園,民間文藝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