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8 10:24:02|來源:新華網|字號:
新華網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 於文靜、何宗渝)一個普通蘋果在田頭的價格不過幾元,加工成蘋果汁、蘋果醋、蘋果干之后身價倍增﹔而如果是一個有品牌、有“身份”,甚至是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蘋果,身價則會大大提高。新年假期到郊外果園採摘、休閑,不僅使市民得到田園之樂,也讓農家獲得可觀的收入。
這是“小蘋果”行業通過完善加工、銷售、服務等環節,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撬動“大市場”的生動案例。
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由“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要把產業鏈、價值鏈等現代產業組織方式引入農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
“這意味著,我國將著力推動‘第六產業’,也就是‘六次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讓農戶更多地分享二、三產業的利潤。”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說。
據了解,“第六產業”是由日本農業專家提出的概念,是通過鼓勵農戶搞多種經營,即不僅種植農作物(第一產業),而且從事農產品加工(第二產業)與銷售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第三產業),以獲得更多的增值價值,為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開辟光明前景。“1+2+3”等於6,“1×2×3”也等於6,這就是“第六產業”的內涵。
“‘六次產業’在日韓推廣得比較好。過去我們更注重農產品生產環節,其實在生產過程中有多功能價值,比如植物開花期間可以觀賞,結果期間可以採摘,初級農產品加工后可以走向更大市場。”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朱立志說。
農業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33萬個。其中龍頭企業12萬多家,實現年銷售收入7.9萬億元。各類產業化組織輻射帶動農戶1.2億戶,農戶參與產業化經營每年戶均增收3000多元。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今后將提高農產品加工流通效率,推進農產品儲藏、保鮮、加工,大力發展“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強產地市場體系建設,支持發展直銷、配送、電子商務等農產品流通業態,引領種養業品牌培育與產業升級,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
同時,進一步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一村一品,提升農業的生態價值、休閑價值和文化價值,著力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六次產業”。
“不能讓豐收的農產品在田間白白浪費,不能讓農民總陷於不得不賤賣的窘境。”韓長賦說,2015年我國將擴大農產品初加工設施補助范圍和規模,大力發展貯藏、保鮮、分等分級、包裝、運銷等。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可以形成很多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激發農民的創造、創新、創業活力,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
即將過去的2014年,我國農產品電商發展迅猛,有力促進產銷銜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成本。據了解,2015年我國將構建國家農產品電子商務支撐體系,促進各類經營主體同大型電商平台合作,共同探索品牌農產品分等分級、“田頭市場+電商企業+城市終端配送”等多種營銷模式,加快村級信息服務站(員)建設等。
(來源:新華網)
產業融合,產業升級,第六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身份